11年後,終於是讓地方上的族人等到了公墓更新計畫,也盼到了納骨牆的啟用,南投仁愛鄉法治村的居民,再也不用擔心墓地髒亂,以及不敷使用的問題了。
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武界新公墓,終於在大家的引領期盼中,在6月30日舉辦祈福儀式及啟用典禮,不但解決了過去髒亂的問題,也進一步解決了墓地不敷使用的狀況。
(前法治村長 田麗英 布農族:
Maisungciu tu bunun 田麗英 Bunun
剛開始就是說,村民一直覺得我們的墓地很髒亂,大概都是雜草叢生,然後就是說村裡面的都一直反應,就是我們的公墓就不敷使用了又雜亂,剛開始是公所就用砍草的方式,來協助公墓的一個整理,然後接下來就是,也是想要去做這樣的一個納骨牆。)
仁愛鄉公所公墓公園化,以及改建納骨牆的計畫,其實早在20年前就萌芽,不過礙於傳統土葬的觀念,光是說明會就辦了無數次,不過仁愛鄉這幾年來陸續完成公墓公園化的成果,也成為其它鄉鎮取經及效法的典範。
(仁愛鄉長 江子信 泰雅族:
kuciu 江子信 Atayal
我們推動這個公墓公園化的一個政策,是第八個是落成了,那但是這個過程當中,的確不是那麼容易的,也非常的花了很多時間,以這個法治公墓來講,從107年申請經費,到現在112年,花了將近5年的時間,最重要最後的目的就是每一個部落,每一個村,都有自己的納骨牆,這個是我們終極目標。)
(南投縣政府民政處長 林琦瑜:
Mumu tu liskadaan 林琦瑜
所以我們希望其它的鄉鎮,非原鄉部落,也能夠比照像仁愛鄉這樣子,積極推動納骨牆的一個設置,能夠把我們南投縣整個公墓,能夠把它創造更好的一個環境,也能將公墓不足的一個問題,能夠徹底來解決。)
仁愛鄉公所表示,繼武界新公墓之後,將還有松林、中原等部落的納骨牆也將陸續啟用,以及尚在規劃中的都達村及大同村公墓,也逐一在近年改建,希望達到每村每部落都有自己的納骨牆,解決過去公墓老舊所發生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