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許多部落都辦起了文化學習活動。而今年鄒族語言推動組織就結合獵人協會,共同辦理族語狩獵營,藉由老獵人們帶領青年們上山過程,將鄒族狩獵規範,告知年輕人。
(獵人:
放陷阱 就是不是用槍的
,如果我們不小心
讓那個動物壞掉(腐爛)
,我們會挖一個洞
,把那個動物埋進去
,你如果說讓這個東西
,味道太重的時候
,那這邊的動物會離開很久)
跟著獵人,進入獵場,學員邊看,邊了解鄒族狩獵知識。鄒族語言推動組織今年結合獵人協會,共同舉辦為期3天2夜的族語狩獵營,由老獵人們帶著年輕族人上山,從認識各家的獵場開始,將鄒族的狩獵規範、禁忌,以及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逐一告訴年輕人。
(鄒族獵人協會榮譽理事 Avai Vavayanan (汪義福) 鄒族:
這次教導他們一個基本概念,但是會把以前 老祖宗的一個,行為模式 鄒族叫einu,einu 常常被當作,禮義廉恥的一個統稱,不管對人 對動物,對大自然 都有同理心)
而從學員分享中,不只能看見鄒族青年對於狩獵文化想有更深的探究,連參與活動的阿美族朋友,也被鄒族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的共存關係所打動。
(青年 Uoung noacachiyana (莊翎) 鄒族:
長老在做指導的時候,我們都有在看,然後想說 有機會的話,就是下次有機會的話,可以由長老帶我們去放陷阱,然後介紹動物的那個走的路)
(青年 kunga.ckeli (葉張霈) 阿美族:
我的理解是這樣,人是 鄒族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覺得就是敬畏山神,敬畏大自然這一塊,我覺得是我受益最多的地方)
然而文化的傳承與語言拖不了關係,耆老就表示,雖然看到年輕人學習文化很欣慰,但在過程中,幾乎沒聽到學員講族語,也讓耆老也些感慨。
(鄒族語言推動組織計畫主持人 mo'o 'e peongsi (汪啟德) 鄒族:
很遺憾的,都是外面(回來) 都是學生,他們語言的問題,幾乎是沒聽到(族語),如果說一個族群,他對自己的文化不了解,那當然間接 他要怎麼表示,這個語言的表示(達))
頒發結業證書,並送上山羌給每個學員,耆老們期待,年輕族人能藉由這次的文化學習,加深族群認同感,並在其中謹記長輩叮嚀,把鄒族狩獵文化和語言,保存也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