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記者
Cemedas Dumalralath(江子芊)/許家榮 桃園大溪

桃園仁和社區復辦歲時祭儀 延續傳統文化

時逢阿美族人歲時祭儀的舉行,在民國60年初來到桃園大溪打拼的族人,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會以自主籌措經費的方式,舉辦豐年祭,其中仁和社區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停辦了三年,但終於在昨天(30)舉行了第38屆的豐年祭。

淋著雨,也要努力展現準備已久的舞蹈,桃園市大溪區的仁和社區,受到疫情的影響,睽違三年,終於在30號這天,舉行第38屆的豐年祭。

(仁和社區青年會成員 谷寧 米將 阿美族:
讓豐年祭再次回來舉辦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常重大,然後也是,又重新再去學習,要怎麼去規劃豐年祭的所有儀式,不管是祭儀跟迎靈、宴靈,這個我們都是有再去做重新的考究。)

(仁和社區青年會成員 (Amuy)陳愷芯 阿美族:
我覺得我們青年就是滿團結的對啊,因為以前都會爭吵找什麼的,然後現在連婦女會長(大家)都很團結,就是我覺得滿感動的地方。)

除了表演的團體,現場也可以看見大朋友、小朋友,都互相應援,投入再祭典當中。而為了將原鄉的傳統慣習延續下去,仁和社區也特別邀請頭目示範如何撒魚網,更吸引來花東地區,不同部落的族人,積極地展現自己所學。

(仁和社區頭目 胡瑞源 阿美族:
旅北的有東海岸的還有花東縱谷的,在這邊就是把原鄉的拿到這裡來展現,原鄉沒辦法回去,最起碼在都會區,有這個機會大家能夠凝聚在一起。)

(仁和社區耆老 Calaw Karu 阿美族:
在我們社區這邊早就有這樣的一個規定,家家戶戶能夠捐出一戶1千塊,來作為這個(豐年祭)資金。)

從民國60年初就旅居到仁和社區的阿美族人,雖然舉辦豐年祭的經費無法與公部門相比,但近40個年頭能自主籌措經費舉辦豐年祭,更展現都會區族人不忘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