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完整泰雅族知識與文化體系,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今天16號在桃園原住民文化會館,舉行說明會。
響亮的祈福吟唱Lmuhuw,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18日在桃園市原住民文化會館舉行知識體系分類架構草案的說明會,為了要建立完整泰雅族知識與文化體系,憑藉交流討論探討知識研究,連結部落族人與相關學術單位,傳達泰雅族知識的GaGa。
(溪口部落耆老 Batu watan(林恩成)泰雅族:
透過這幾個學者還有多部落的一些,有知識有能力這些老師們,來集結這樣的智慧能力,我覺得是對於我們族人,將來孩子的教育語言上,甚至我們的文化上,有很大很大的幫助)
就在2019年原住民族教育法修正之後,原民會提出建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知識體系的中長程計畫,盼望透過各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的建構,能夠復振原住民族文化,未來也將作為原住民族教育於師資培育及課程發展的基礎。
(原民會的泰雅族群委員 Watan Taru (羅恩加)泰雅族:
從原住民教育法通過之後,他有比較好的就是行政系統的支持,再推這件事情,還有一件很重要的是,族人可以參與教育的一個討論,甚至去深厚或強化民族,教育的這樣的工作)
(泰雅族知識研究中心計畫計畫主持人 Daya (官大偉) 泰雅族:
開始去進行這個部落訪問,跟部落之間的合作,希望能夠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的流域的族人,聽取族人們的意見,可以用我們的語言為核心,去發展出一個對於我們這個,知識的分類的解釋的架構)
官大偉表示為了遵循泰雅族的GaGa,在思索知識分類的架構時,考量不同地區泰雅族群族群的方言,回應不同部落所面對的問題,也會持續到各個泰雅族的部落與族人們在文化傳承與知識建構上深耕,運用以知識內容、知識的實踐者、知識實踐的場域,三層次的研究交織,逐步建構完整的泰雅族知識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