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豐濱鄉的生態藝術村,今年邀集了10位藝術家參與15天的創作營及參展,創作者在聆聽部落土地、海洋故事、親身航向鯨豚世界、走入潮間帶認識硨磲貝後,用身體感知將生態感受力轉化為作品。
Makotaay生態藝術村112年創作營,藝術創作者在知名的石梯坪遊憩區及港口部落823、592地號傳統土地上,分別以雕塑、裝置、地景藝術、繪畫、攝影文字、表演藝術及停格動畫等多元呈現。
(裝置藝術創作者 Apo'(陳昭興) 阿美族:
cucumacacahlia tumatamahlʉnhʉ Apo'(陳昭興) Amis
年輕人的舞蹈,就像海浪的高低起浮,來呈現我的作品,因為我們的文化都是來自海洋,來自大自然給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海洋。)
(裝置藝術創作者 Over:
cucumacacahlia tumatamahlʉnhʉ Over
因為我在宜蘭種田,所以我跟福壽螺很熟悉,所以一開始直覺做出來,就變得有點像螺殼的樣子,會覺得好像螺殼的形狀,在海邊也是一個很適合的造型。)
Makotaay生態藝術村今年特別以海洋年為主軸,除了顯現部落與自然共存的海洋生活與文化,同時喚起人類跟海洋的連結。
(Makotaay生態藝術村村長 伊祐噶照 阿美族:
kapitanʉisa miararuma 伊祐噶照 Amis
所以我很感謝這一次,這10位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用,雖然他們不是本地人,可是他們用新的思維,來到這裡的時候,去詮釋這個地方的海洋。)
藝術村今年特別串連Fakong(貓公)及Cawi(靜浦)部落找回海洋的故事,Fakong經由田調貓公海事及採集踏查,策劃出Fakong=貓公部落其一及其二的展覽,內容包含繪畫、編織、錄像及文件展。
(Makotaay藝術季貓公小組成員 Kumay(偕志語) 阿美族:
cucutaku'i'iarʉKumay(偕志語) Amis
除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展場之外,我們還有前期的,針對貓公部落海洋文化的田野調查,然後也因此舉辦了海女的工作室,我們這個展間的創作,都是由這些田調資料延伸出來的。)
Makotaay生態藝術村駐村展覽展期為8月12日至9月30日,開幕後並同步辦理Sota'市集至15日,共計有30個食物及手作攤位,也特別規劃自由舞台及海風音樂會,有近50組歌手及表演者輪番上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