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遷居到都會區的族人越來越多,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和台南市政府以及當地的樂舞集合作,在昨天(26)發表新的樂舞製作,更是中心成立以來,首次推出以都市原住民為主題的作品,將從原鄉搬到都會區的故事,轉化為樂舞,敘述著原住民族人在台南市的生活、適應和轉變。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最新樂舞作品-"RAKARAK‧漂-泊向南方",描述原住民族人遷居到台南市的自我歷程,透過時間軸直線延伸各個年代的都市族人,包含生活習慣、歷史記憶及祭典文化。
(娜麓灣樂舞劇團編導 懷劭‧法努司 阿美族:
我們用直線敘述的方式,來延伸到所有的都市原住民當中,生活的共同的記憶,包含我的工作環境,包含我的情境的轉折,包含我是不是在都會裡面,受到漢人的欺壓)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曾智勇 排灣族:
唯獨這一支舞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把我們從原鄉到都會區來,生活的故事把它轉化成一支樂舞)
為讓樂舞內容更貼近真實,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台南市政府合作,並結合當地札哈木樂舞集聯合發表,讓這支樂舞更有傳承意義。
(台南市原民會主委 Salau Kaljimuran(白惠蘭) 排灣族
在都會區生活真的是不容易 ,文化調適 族群上面的體認,以及在工作上面的辛苦)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我們也想通過原住民都市條例,我們要把根扎深,把我們的夢想放大在都會)
族人從遷入他鄉台南市到成為故鄉,探討落葉歸根還是落地生根的族群意識型態,"RAKARAK‧漂-泊向南方"將帶你進入這樣的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