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原鄉農業再升級!農業創新育成中心今天(7)舉行畢業成果發表會,當中唯一的原住民族業者,是利用原鄉在地微生物益生菌,以及天然資材,來調製畜產雞隻的飲食。而在經過育成中心輔導,以及成本分析後,發現這樣的模式,還可以將成本降低五到六成。
檯面上擺著一罐又一罐,這些都是農業公司的養雞法寶。居住在宜蘭南澳的泰雅族夫婦,採集原鄉在地多樣性微生物益生菌,以及多種天然資材,調製飼糧,同時達到環境永續效益。今年經過農業創新育成中心輔導,來到台北展示成果。
(農業公司技術長 松建新 泰雅族:
我們畜產的東西,都必須吃的 喝的,都是用在地的資材,成本很低,可以降低50%到60%的飼料 )
像是成本分析也是育成中心輔導項目,另外也針對飼料配方、污染防治協助業者。農業部次長表示,育成中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協助業者將產品商品化,以及相關金流。
(農業部次長 陳駿季:
育成中心相關的輔導理念,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金流的輔導,因為你創業需要一些資金,需要一些金流,那怎麼樣協助各位,能夠取得一些資金的,融資也好或貸款也好 )
(農業公司負責人松王淑珍 泰雅族:
希望能夠發展六級農業,一級生產二級加工,還有三級整個是在直銷的部分,然後包括跟部落的旅遊,民宿還有觀光能夠把它做整合 )
業者期盼,從農業點線面發展,開拓原鄉產業契機。之後農業也不再只是農業,而是如育成中心所期待,結合輔導及市場力量,來推動台灣農企業的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