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態環境的視角,切到我們人的健康與新的政策上,菸害防制法新法、在今年的3月22開始施行,其中是把吸菸年齡從18歲提高到20歲,而禁菸的室內、外公共場所,也擴大到了大學校園、幼兒園、托嬰中心等等場所。現在國健署更進一步的指出,半年下來、目前有很多的大學,是已經將吸菸區移除,努力邁向校園的無菸環境。
喊著口號,朝向無菸環境的決心,國健署調查報告指出,法定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的暴露率為4.0%,是比109年5.0%來得低,而二手菸保護率也已經來到96%。
(國民健康署長 吳昭君:
無菸的環境比例逐年提高當中,希望大家共同來配合,我知道這樣的作法,可能對於抽菸者有一些不方便)
而這樣的不便的確影響著吸菸者,但看看隔壁鄰居日本,在2020年的4月施行健康增進法,在醫院、學校、餐飲場所,以及辦公大樓等室內空間也是全面禁菸,如果想抽菸只能到指定吸菸室或吸菸區。
(民眾 IMIN 布農族:
其實我真的沒有看到日本人在,不是吸菸區的地方吸菸,我覺得被管制是合理的(但)要找到一個雙方都可以,雙贏的那種政策,因為我們也是要體諒,那些小朋友 不吸菸的人群)
(民眾 莫小姐 排灣族:
其實(日本)有App可以去尋找吸菸區,比如說有室內的區域,那高鐵也有設立高鐵的吸菸室,我覺得相對來說可能會比較友善,可是台灣就沒有 所以就變成好像,我們到哪裡好像過街老鼠)
而跟上國際的腳步,國內也將擴大禁菸範圍,不只在大專校院,連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也列入無菸環境。
(國民健康署長 吳昭君:
從學校的那一端來宣導,能夠將相關的過去所劃設的一些,吸菸區或者吸菸的環境能夠移除,我們看到的是已經大幅改善了,一些(酒吧)業者它們其實滿主動,配合法規在修改裝潢跟設備)
然而,目前多數縣市皆有公告禁菸場所,像是公車候車亭、校園周邊通學步道、登山步道、超商騎樓等等,中央地方攜手營造無菸場所,讓民眾免於二手、或三手菸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