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部落社區協力參與保育黑熊工作,林業保育署推動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強化自主通報機制和巡護監測,今年6月分在阿里山,拍攝到黑熊觸發改良式獵具,但全身而退的畫面,對此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也頒發感謝狀及生態給付金,表揚獵人為守護黑熊盡的心力。
畫面中一隻台灣黑熊在阿里山棲地,觸發改良陷阱後成功脫逃,畫面曝光後除了確認黑熊出沒在中低海拔的山區,也證實改良式獵具能避免誤捕黑熊。對此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也頒發感謝狀及生態給付獎金5萬元,表揚獵人為守護黑熊盡的一份心力。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 李定忠:
malialualuisa 林業保育署 李定忠
踩到之後牠馬上可以脫離,並沒有像以前我們看到,黑熊踩到陷阱山豬吊血淋淋,甚至於最後還要截肢的,林業署所改良設計的獵具,又可以讓他們做一個逃脫,我想這是非常正面的行為)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提到,獵人在特富野山域巡守範圍,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架設紅外線相機,監測黑熊是否出沒並自主通報,有助了解生態變化,更能作為傳統狩獵的培訓知識。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 浦珍珠 鄒族:
malialualuisa tarʉana mʉrʉcʉka 浦珍珠 Cou
一方面是我們可以做,傳統狩獵的一些培力,跟一些現代法規的一些,讓我們獵人也能夠了解,相關狩獵的規範)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表示,獵人願意使用改良式獵具,能防止獵捕到腳掌較大的黑熊,更兼顧鄒族狩獵習俗,達到政府與部落,執行狩獵自主管理及保育黑熊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