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的照護工作不可馬虎,今年高雄市原民會又再增設3個都會區的文健站,將長輩的服務量能、再做擴展。
台上開心舞動,台下的vuvu、ina們也跟著擺動身體。會這麼開心,就是因為長年住在都會區的高雄小港區長輩們,終於有個屬於自己的文健站了。
(長者 高秀花 排灣族:
(之前)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好高興,有地方可以走啦,可以有很多朋友這樣,聊聊天。)
(長者 林秀蘭 排灣族:
去到林園(文健站)有一段距離,(路程)大概25分鐘,然後來這邊比較近,所以很高興。)
開心揭牌,山原文健站正式啟用。高雄原民會今年在都會區再增設三個據點,高雄市文健站數量提升到32站,期望將照護量能再做擴展。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 Abus Binkinuan(阿布斯) 布農族:
我們服務的長者從原本的一千零幾位,已經突破 超過一千一百位了,所以這個能量其實還算滿大的,也可以說是,我們六都文健站最多的一個縣市。)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魯凱族:
未來我們會編列更充足的經費,像是透過《原住民族健康法》的三讀完成,怎麼樣讓我們的都會地區能夠布建更多(照護措施)。)
隨著都會區的族人數量日益增加,努力貼近都會區族人的需求。高雄原民會也表示,積極成立文健站,就是要更全面照護每位長輩的生活,無論身處在部落或都會區,都要享有同等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