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是霧社事件93周年紀念日,南投縣政府、仁愛鄉公所以及霧社事件遺族後裔,上午在仁愛鄉霧社事件紀念公園,辦理紀念追思以及縣祭儀式,現場除了相關單位代表參加外,許多在外的遺族後裔,也藉著這個機會,一起來參與這樣的追思儀式緬懷祖先。
每年10月27號是霧社事件紀念日,除了南投縣府、仁愛鄉公所以及其他各界人士,會在這個時候共同參與追思儀式外,許多旅外霧社事件族人的後裔,以及互助國小師生,也都會藉著這一天,來到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共同緬懷自己的祖先。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巴干.巴萬 賽德克族:
我今天是特別從台北趕過來,因為我是霧社事件的遺族,我母親是莫那魯道他女兒瑪虹莫那,所收養的唯一的一個女兒,所以我每年都一定會參加,霧社事件的緬懷的祭典。)
(互助國小校長 梁秀琴 賽德克族:
因為我們互助國小本身是,有好幾位學生都是清流部落的孩子,那這樣的一個部落的祭典,我們身為是這個霧社事件的遺族,我們一定也要帶著孩子,親自來感受這樣的一個祭典,讓他們可以緬懷祖先,一方面也來認識我們自己,賽德克族的文化。)
霧社事件是發生在1930年日治時期的抗日事件,也是原住民族遭受殖民統治抗爭的許多事件之一,不僅曾被拍攝成電視電影來述說這樣的一個故事,也被列為南投縣四大縣祭之一,因此每年除了紀念英勇犧牲的抗日烈士外,也希望再次喚起各界對原住民族群,文化及既有權益的重視。
(南投縣政府秘書長 洪瑞智:
我們在追思這一個霧社事件的同時,其實我們未來也要更重視,這個族群的這一個融合,所以在對於原鄉的這一個基礎建設,文化傳承,還有這一個技藝的這一個保留,那在教育方面,我們也更會不餘遺力的來進行。)
(仁愛鄉鄉長 江子信 泰雅族:
我們正在跟原民局原民會還有林務局,做一個整體的規劃,就是巴蘭的一個這個遺址,共同把它結合起來,變成一個大霧社地區的,賽德克歷史文化園區,我相信對於我們整個的,賽德克的未來的發展,是具有一個正面的意義。)
仁愛鄉長表示,日治時期原本居住在霧社地區的賽德克族人,因為霧社事件後被迫遷到現在山下的互助村,此後許多族人失去了自己的傳統領域,但隨著轉型正義的議題被重視,目前也正逐步規劃,讓霧社事件失去的賽德克族傳統領域,能再度回歸賽德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