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Batu Yumin(戴亞盛) 苗栗泰安

實踐永續農業發展 苗士林村耕耘健康食農

看完東部原鄉的農產業,再把鏡頭轉到西部,苗栗縣泰安鄉的士林村,和教會還有非營利組織的合作下,開始發展有機友善農業,期盼能改善早期慣行農法對土地帶來的傷害,也逐步發展部落的農產業。

消毒雙手、打開蓋子,將材料依序放入、攪拌,便宜又不傷土地的光合菌,準備好了! 由士林長老教會攜手慧智基金會在部落組成的"志工團",28號在士林部落辦理有機友善成果展,期盼改善早期慣行農法對土地帶來的傷害。

(食品所生資中心研究員 廖麗玲:
土壤在改善是慢慢地改善,因為我們不知道會多久,因為每個人土壤不一樣,我們希望大家都是,我雖然沒有驗證,但我是有機(耕作)的部分,這個比我們去強調說,他有多少的占比是有機的更好,很高興 很多(學員)是老人家)

(士林長老教會牧師 Silan Hayung(林以撒) 泰雅族:
怎麼樣透過友善資材的運用跟學習,來推廣在部落的產業當中,讓所有部落的務農的農友,能改善他們在產業上的一些,比較弱勢的地方,強化他們對產業的力量)

透過非營利組織提供的資材、課程,士林村的農友近三年來不斷累積的課程經驗、田間管理學習,也逐漸期許能為子孫留下健康的土地,而桌面上擺滿剛收成的甜柿、芭樂,還有桶柑,雖然賣相不是最好的,但健康又安心。

(農友 陳世恭:
我得到的成果是,我的出菜變得很漂亮,因為第一個是我不使用農藥,我自己吃的很安心,我就推給我的朋友吃)

(農友 Hana Takun(葉櫻花) 泰雅族:
在我們這一輩開始,可以說改變我們下一輩,要從事我們農業的年輕人,我們的晚輩,改善我們的土地,基於這樣子的心態,然後繼續跟我們部落的一些農友們,一起往(有機)這方面,管理我們農業的事情)

(慧智基金會執行秘書 謝振鈴:
志工團的成立,就是他(農友)可以幫助自己,成本並沒有那麼高 他可以自己學習,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你自己的部落,最重要是讓你獨立 你可以賺到錢,這樣好的產業你要移轉給子孫,你才可以移轉給他)

雖然目前士林村只有19位學員學習有機友善耕作,但士林長老教會以及慧智基金會仍以"有機村"為目標,期盼透過講習以及每個月的會議,協助部落獨立發展自己的有機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