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自己的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因為南投清境的一間小吃店,老闆是熱情的料理了一隻河豚、跟親友們分享,結果、隔天,有八名親友是出現不適著症狀,並且陸續就醫,所幸沒有生命上的危險,但老闆自己本身,被發現時、是已經明顯的死亡,警方也著手調查。
將處理過的生河豚皮、肉及內臟裝袋處理,烹煮過的成品也必須另外包裝,通通都要進行化驗,因為25號晚間,在南投清境開小吃店的洪姓男子,自行烹煮河豚並和八名親友分食,未料隔天陸續有人傳出不適,洪姓老闆被發現時已經明顯死亡。
(南投縣警局仁愛分局副局長 陳志文:
今早(26)被友人發現,洪姓民眾倒臥家中明顯死亡,另昨晚(25)同行食用河豚肉之友人,已有8人送醫)
親友喝了河豚湯後,隔天出現手腳麻痺、坐立難安、頭部暈眩等症狀後緊急就醫,而負責烹煮的洪姓老闆卻疑似中毒喪命。醫師表示,有毒河豚所含的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潛伏期短,民眾食用後約10到45分鐘就會有症狀,主要會出現唇舌麻痺、四肢麻痺、嘔吐、失聲、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和意識消失,而且毒素也不會因加熱而失去毒性,食用後嚴重恐危及生命,死亡率約61%。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 顏宗海:
河豚毒素 它會存在河豚皮膚,還有一些內臟組織,包括肝腎 還有包括卵巢)
疑似收到基隆友人贈送1隻河豚,洪姓老闆烹煮成河豚魚肉湯和河豚生魚片,食藥署表示,除了調查源頭有無不法,若果違反食安法,也不排除開罰。
(食藥署副署長 林金富:
違者依同(食安)同法第44條,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 並命其歇業)
目前河豚中毒並沒有解毒劑,只能使用支持性療法進行治療,食藥署呼籲,河豚種類多,而且外觀不易辨識,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避免捕捉或食用來路不明的水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