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和屏東縣交界的阿塱壹古道,是國內知名的古道之一,但被屏東縣府列管後,每天限額300人從旭海進入,台東縣也爭取每天80人從達仁鄉南田村進入,但這樣一來,卻也限縮了南田村的發展。尤其是南田村歷經了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爭議、台26線開發以及火箭發射場終止,部落更是發展不起來。現在僅能利用村內僅剩不到1公里的古道,推動微古道旅遊導覽,靠自己來發展部落經濟。
阿塱壹古道北端南田村的入口,每天都有遊客走進來,欣賞美麗的國境之南天然海岸,還有寬闊的鵝卵石海灘,和古道海岸小徑,尤其是今年在台東縣和屏東縣交界的地方,台東縣政府設置了排灣族手紋的裝置藝術,成為這裡最佳的拍照景點。
(遊客 吳女士:
就是整個自然的景觀,天然的美啊)
(遊客 黃女士:
每次來都不一樣的感受,我這個月已經來,帶朋友來走兩次了)
由於阿塱壹古道被屏東縣政府列管,每天限300人進入,台東縣境也只爭取到80人進入,造成古道台東縣境的南田村觀光發展受限。不過今年南田社區發展協會規畫微古道旅行,利用在村內僅剩不到1公里的古道推展導覽解說,再加上到觀景台和村內參觀的遊程,很受歡迎。台東縣政府也打算將這條微古道遊客納入縣內的觀光景點。
(南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高和峰 排灣族:
從8月到9月到現在,目前它帶動的人潮,一個月大概6000人到8000人,我們以前在學的那個蛋黃區,它就慢慢地擴散,如果從這個點可以帶動的話,其實我覺得,未來機會就會更大)
(台東縣交觀處科長 洪婕雅:
整體的步道目前營造都很不錯,然後如果說因為再加入那個,社區他們的導覽,然後其實你會更瞭解那個步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然後跟現在為什麼會在那邊的原因)
南田村過去受到核廢最終處置場爭議,以及台26線公路開發和火箭發射場開發終止,社區發展一再受阻,常住人口剩100人左右;但現在社區推展微古道之旅,提供無法走高山古道的民眾,透過走一小段古道,一樣能欣賞阿塱壹古道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