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記者
Nabu (孫俊憲) 台南市

日常文物保存工作坊 西拉雅文化會館登場

另外一方面、也為了提升地方族人對於傳統文物保存的知識,台南市原民會辦理了、日常文物保存與預防性維護知識建構的工作坊。

台南市原民會考量族人移居都會區,帶有不少傳統飾品、文物等,可能因保存不易而損壞,因此台南市原民會辦理"日常文物保存與預防性維護知識建構工作坊"16、17兩天在西拉雅文化會館登場。

(學員 林翰:
女朋友家裡有一些古物,我們最近有在進行談婚事,傳統的結婚儀式,需要準備一些山地服,或者是說刀飾陶壺之類的,這些文物勢必要流傳下去,也是要有適當的保存)

(學員 Aruai(楊華琳) 排灣族:
想更知道是說,以專業的文物維護課程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另外一角度,去知道其他的收藏知識,所以才會讓我想要來上這堂課)

修護師提到文物保存最容易受到蟲害、溫度、以及頻繁拿取影響,因此建議族人如果有重要的傳統文物需要保存,可以利用無酸性的保護盒,加上泡棉來延長文物使用壽命。

(修護師 葉昭旻:
像這些織品上面有很多串珠,比較有重量的東西,如果你一直提起肩線邊緣的話,很容易會讓纖維斷掉或受損,所以我們就透過保護盒,不要直接提文物,我們把它放在安全的盒子裡面,它是無酸保護盒不會釋酸,也不會影響文物日後保存)

台南市原民會表示,像是羽毛飾品、族服、獸皮、編織品,都需要適度的文物保護措施,以免受潮或蟲蛀,才能讓珍貴的傳統文物,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