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許家榮 桃園復興

作家村串聯144位詩人 復興區打造文學花園

陽光撒在青青草地,學生悠閒地走在花園裡,台灣文學作家村串聯144位文學的創作者,學者以"截句詩"的文體進行創作,運用手寫字版規劃文學散步道,讓原鄉學生能夠沉浸在文學的氛圍裡。

(羅浮高中學生 Hana(陳姿瑜) 泰雅族:
開心 謝謝學校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可以在自己的家鄉這邊,看到那麼多大師的作品,就是想說 在作文上面,或是哪裡的時候,可以用到這些詞語。)

(羅浮高中學生 魏子軒:
看到了很多老師的作品,然後剛好在拍照的時候,就看了一幅 憶 的詩作,就是學習老師的寫作手法。)

提升文學造詣,是學生對於學習期望,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老師更期望學生透過文學,書寫出屬於當代原民青年的文學創作。

(羅浮高中老師 李郁柔:
我們有讀過一些,原住民文學作家的這些作品,希望它可以重現到學校裡面,然後讓學生藉由閱讀文學 接觸文學,那會不會到最後進一步,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

(台灣文學作家村主任 芸韻德浪 泰雅族:
希望我們偏鄉的部落平臺,可以增加更多 文學的氣氛元素,山上的地方不是只有種水蜜桃 種茶,也可以種詩 種愛,也讓我們部落每一個老人,年輕人 還有小孩,也可以運用我們詩學 文學的氣質,互相分享 也不分族群。)

漫步在文學的花園中,咀嚼字裡行間的靈魂,台灣文學作家村,也邀請族人朋友一同來交流,讓原鄉也能種愛、種詩,讓文學的種子在原鄉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