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陣子,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也同樣前進花蓮。只不過最近一段座談會的畫面流出,是讓網路上的部分族人批評,涉及族群歧視。有民眾在會中表示,他不知道花蓮有這麼多原住民,還有草叢遍地,讓他連走在路上都會害怕。
(民眾黨支持者:
剛來花蓮的時候會覺得
,怎麼這麼多原住民
,因為我在台北真的
,很少看到這麼多原住民
,還有整個草叢遍地都是
,那我這個都市人來講
,我真的有點害怕
,我連走在路上都會怕 )
聽著聽著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面露尷尬笑容,也是這段話在網路上引發爭議。部分族人直指是歧視言論,更引來民進黨原民部在臉書批評,吳欣盈不但沒有任何回應緩頰,反倒繼續低頭做筆記。輿論轟炸,民眾黨做出回應。
(民眾黨發言人 林子宇:
支持者的言論不代表本黨及候選人,台灣民眾黨作為年輕的柔性政黨,向來支持多元文化 )
民眾黨表示支持多元文化,且在柯文哲的原民政見中,也推出反族群歧視法立法工程。事件成了政黨攻防,但對於爭議衍生族群議題,反而少了進一步討論。
(學生 Sera Fangis Pacidal 阿美族:
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各個黨本來就有不同的,核心價值跟理念,可是在這個理念裡面,多多少少你要怎麼去處理,跟族群有關的議題也是滿重要的 )
有學者分析事件可能是支持者生活經驗中,對原民的刻板印象。但也擔憂若族群言論爭議風波,沒有經過政黨機制妥善處理,將產生社會模仿效果。
(輔仁/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睦群:
但是我確實沒有看到,哪一組的候選人有針對,刻板印象去進行結構性的分析,然後分析完之後說,我們要從教育端,來解決這個問題 )
失言、道歉,又失言再道歉,仿佛輕描淡寫。這些反映出族群議題在社會中的處境,爭議一再發生,尤其鄭睦群指出,刻板印象更容易隨著時間根深蒂固,這就有賴從教育端下手
(輔仁/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睦群:
人的智商不會因為時間而增加,但刻板印象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累積而根深蒂固,所以我相信他們那個年齡層的人,在學校裡面絕對學不到,甚至是現在 他都學不到這些,刻板印象它建構的過程,所以當年他學不到建構的過程,他就不知道為什麼我不能夠,讓這個刻板印象不斷的複製下去 )
鄭睦群從歷史脈絡及地理環境,梳理原漢之間,觀看彼此的文化差異。他認為現今社會缺乏這類教學素材,能夠理解事件背後的結構脈絡,這樣才有機會逐漸解構問題爭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