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校園安全及青少年心理健康,今天(29)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公布了各組總統候選人對於社會救助法改革的回應及理念。整體而言他們是給予高度肯定,也看見各組人馬的優勢。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向總統候選人提出社救法修法主張,並向外界公布各組候選人的回應內容。討論中對於現行定義"貧窮人口",各社福團體認為有待調整。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發言人 巫彥德
我們現在的法定貧窮率,所謂的中低收入戶的比率,2.5%它並不是整個台灣,真實貧窮人口的存在,所以如果衛福部開始公布,有系統調查台灣真實貧窮人口存在,就可以看見其實很多,被排除在社會救助法之外,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人生百味(民團)給予相當高的肯定 )
而根據聯盟收到各陣營回應,民進黨賴清德團隊指出,未來國家要建立準確、完整的調查機制,與時俱進調整中低收認定標準。國民黨侯友宜團隊則表示,會公布每年國內貧窮相關數據,進行研議。至於民眾黨的柯文哲,也同樣會統計公布真實貧窮率等數據,制定社會救助法貧窮線。 不過對於脫貧零補助,或是近年來"新型態貧窮"議題,有團體指出,還是有待未來執政者重視。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計畫專員 林建宇
你會發現當我賺錢賺錢,好不容易慢慢提升我的薪資的時候,我到這裡突然我的總收入,我的可支配所得,會突然下降,所以我們精障者在這時候會想什麼,我會不會接了這份工作之後,然後我三個月後失業,但我明年的補助款就沒有了,反而我落入一個更貧困的陷阱 )
社救聯盟分析、整理候選人的回覆以及對社會救助議題方向,指出賴清德以國家發展高度處理社救法,而侯友宜團隊則有發現現行問題,柯文哲的對策則具彈性,有機會突破僵局。雖然各陣營有各自見解,聯盟也給予高度肯定,但他們也呼籲,未來社會救助等政策,應要納入各組理念,才不會漏接需要幫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