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Batu Yumin(戴亞盛)/Kawa(施俊銘) 台北市

反歧視議題搬上檯面 總統候選人回應引關注

藍綠白候選人是接連提出與原民相關的政見,但隨著民眾黨花蓮婦女後援會成員疑似歧視原住民的言論,也讓反歧視議題再度搬到檯面,而面對提問時,各候選人回應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選戰進入白熱化,就在上個月,民眾黨婦女後援會成員表示「花蓮都是原住民、草叢遍地」,是繼中一中與台大言論自由日後,是讓「反歧視」議題再度拉到檯面,但問到藍綠白總統候選人是否有具體的策略消弭歧視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即便在現場,卻選擇派出智庫執行長柯志恩回應,期盼民眾自行上網爬梳相關解說。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 柯志恩:
我想有關於這樣的一個政見,完全是出現在我們的政見當中,我們侯市長也根據這個部分裡面,也已經做了一個非常清楚的陳述,所以你如果上官網的話,你可以看到我們有關於反族群(歧視),這個層面上面,其實我們做了非常清楚的解說謝謝。)

至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被問及推動反歧視看法時,選擇以書面回應。主張政策要「多元而對話」,在推動《反歧視法》同時,要搭配數位素養教育,減少數位時代下歧視言論與網路霸凌;再來則是要透過跨組織、跨部會對話互動的方式,制定「族群主流化政策綱領」;最後則要有步驟地建立雙軌制的原住民族教育體系。再問到民眾黨總統候人柯文哲時,柯文哲認為可由族群議會出發,由下而上提出族人的期許。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 柯文哲:
我們不是生產我們能夠生產的東西,我們要生產市場上需要的東西,所以(反歧視)這一條,其實在現階段,我倒是沒有 一定說要怎麼修,我倒是覺得由那個原住民自己來提案會更好一點。)

面對與族群關係至關重要的反歧視法規,其實各政黨原民立委,早在2016年就陸續提出,但時至今日各黨團仍沒有共識,因此反歧視等相關法規、政策確立仍遙遙無期,而藍綠白總統候選人的回應,也反映著新政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