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tada maanay no niyaro' konikawitay to safang
花蓮縣玉里鎮織羅部落,特別活用祖先編織三角網cadiway的智慧,Falatfat folifolisan創作五顏六色的織網,增加獨特性。
鮮豔的水線或毛線,團隊成員反複動作拉緊後勾在釘子上,玉里鎮織羅部落米86團隊,為了增添部落遊程及食農教育園區的藝術氣息,今年特別創作大小不一鮮豔的三角網裝置藝術作品。
(織羅米86團隊執行長 Sawmah(黃郁惠) 阿美族
mikeriday
Sawmah Amis
三角網其實我們平常在捕魚也是會用這個三角網,其實我們自己本身也在做文健站老人的這一些,繞繩的這一些技術,我們也都有接觸到,所以那時候就一直,後來才會延伸到這個三角網。)
(織羅米86團隊成員 林惠玲 阿美族
finawlan
林惠玲 Amis
用毛線跟水線,(有什麼差別二種?)水線是沒有彈性,因為它看起來比較亮,然後毛線是它具有彈性,拉的時候比較好拉。)
米86團隊是由織羅部落一群互助互信、團結一心的小農所組成,「米86」源自於阿美族語中的「Mipaliw」,團隊執行長表示,今年的部落稻田餐桌活動,特別以團結為主題,而三角網裝置藝術作品也特別連結阿美族十個太陽的神話故事。
(織羅米86團隊執行長 Sawmah(黃郁惠) 阿美族
mikeriday
Sawmah Amis
一開始是勇士去射這個太陽,可是他們沒有辦法把它射下來,後來部落的婦女,就用自己編織的技法,去做了一個網子,後來就捕到了這些太陽,剩下的三個太陽它不甘心就樣被捕,捕下來,後來一個太陽就成為星星,另外一個太陽剛好就成為月亮。)
五顏六色的三角網裝置藝術作品,讓前來部落體驗的遊客驚豔,而米86團隊在參與活動展攤時也特別展示,經過布置後呈現部落的獨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