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從少觀所出來的國三生回原校受教,卻持刀攻擊別班同學致死,非行少年的保護出了什麼漏洞?國教盟表示,少年保護官沒能發揮專責輔導效用,學校無從對接配合觀護處遇。
(國教盟理事長 王瀚陽:
少保官當中的很多工作,其實並沒有去啟動這些溝通協調,現在調保官當中的,其實調查跟保護當中,應該去做一個分離的動作。)
學者指出,涉案少年犯下大錯前,因觸法接受保護管束,未觸法前,已有曝險行為,再之前,出現偏差,學者說,偏差和曝險時,都有預防輔導機會,但以少輔會來說,只收曝險少年,參與不良組織未在列。以去年7到11月來說,少輔會只收到541案,開案輔導僅302案。
(台灣照顧管理協會榮譽理事長 張淑慧:
在統計他的不開案率的最大原因,當然第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屬曝險標準 對他們而言,就是一個非常讓孩子進不了少輔會的,一個很大的界限。)
(警大行政警察學系主任 許福生:
10到12(歲)這些觸犯殺人這種重罪的,是不是再考慮一下,要不要再思考一下由少年法院,適用少年保護程序。)
建議擴大少輔會協助的類型與範圍,警大教授許福生也強調,近年來少年犯罪人口率上升,且犯罪樣態組織化、多樣化,教育輔導雖仍是防制少年黑幫最佳策略,但抑制校園暴行,必須重新檢討少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