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記者
企劃/採訪/剪輯:馬耀 拍攝:陳漢良/徐文峰

串聯生活圈 米匠透過社群網站分享部落食材

Mapaciskun a sinkuzakuza at pakasainunsia katukatu mapahusil

花蓮靜浦部落的阿美族人曾金惠(米匠),因長年生活在北部,看到許多原鄉的小農在產品推廣的困難及旅外族人在生存的努力,讓她萌生串連的想法。從此她開始在台灣各地的部落找尋所有可以連結串連的內容,不論是農特產品、部落生活體驗、傳統美食分享教學等等…透過經營的社群網站,不斷的分享美食以及部落的大小事,讓她跟許多各地的族人成功的串聯。不僅關心原住民族生活大小事,更成為生命共同體,互助分享,多元共榮。

花蓮光復空景/魚的家
去告訴部落說,我們要出去打獵了。
好,出發了,出發,這樣部落的,長者老弱婦孺都知道。

(部落族人 福定‧馬耀 阿美族
Say hito' 福定‧馬耀 Amis
Takidiip tu bunun 福定‧馬耀 Amis
當初我很早,我在100年,我就開始計劃,我的退休的未來,主要規劃的是,部落的生活體驗,部落生活體驗的,簡單來講說,就是我小時候的,部落生活體驗。
因為我經常在30年,在北部生活,當公職人員,我發現北部都會區的小朋友,幾乎在部落生活,是完全沒有一個記憶。
所以我想說,在部落回部落說,退休的時候就開始去,去把這個計畫,就呈現起來。)

(海洋大學老師 達佶祐卡造 阿美族
海洋大學kamatortoroe' 達佶祐卡造 Amis
Daikaku tu masnanava 達佶祐卡造 Amis
這個案子是我們接續來做,教育部的高教深耕,全民原教的一個課程,那很多學生,都是原住民的孩子,那清一色。
今天來的17位的,原住民的學生,都是都市長大的,我們所謂的都市的原住民,那基本上,他對自己族群的文化,對部落的足跡,耆老的一些文化,基本上都是很陌生的。
那今天來,我們追求一個主題是,回家 尋找獵人,那希望透過,這樣的一個課程,我們希望帶孩子回家,認識自己的身分,那告訴他他是臺灣的主人。)

魚的家射擊場/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學生
你的怎麼很乾淨,不知道,我剛剛打,我剛打到你的了,沒有啊我4個,沒有打到你的,沒有我4個,打到你的了,我一個脫靶,我沒看到。

(海洋大學學生 簡承旭 泰雅族
海洋大學kamakiSka:at 簡承旭 Atayal
Isnavanang sia daikaku 簡承旭 Atayal
我滿喜歡的,因為就是這樣子的活動,有讓我學習到,別的族群的特色,更瞭解別的族群,會從別的族群從中,然後去聯想到我的族群。)

魚的家射擊場
往後面扣就好,曾金惠你脫靶,你不要回來學校,曾金惠,你怎麼可以笑我,另外一邊,寶貝,準備試瞄,2分鐘開始射擊,弓箭可以了,弓箭可以瞄準了。

(部落族人 福定‧馬耀 阿美族
Say hito' 福定‧馬耀 Amis
Takidiip tu bunun 福定‧馬耀 Amis
在獵人的一個狩獵的,一個文化及傳承,還有保存他的傳統,所以我才一一的教給學生,也讓學生去跟,自己的父母親,或者他的長輩去告知,原住民狩獵的文化,及傳承是這樣子的,而不是在外界說。所講的說獵人都是亂打獵,其實是獵人的一個狩獵,一個文化是很重要,我們要從教育開始,讓他們從小就知道,長大就不會有這種,對社會一個,不守法的一個現象。)

(海洋大學老師 達佶祐卡造 阿美族
海洋大學 kamatortoroe' 達佶祐卡造 Amis
Daikaku tu masnanava 達佶祐卡造 Amis
我們給他們的觀念,就是秋收冬藏,就是在秋季狩獵的時候,冬季就要開始,要到春季是休養生息,讓孩子知道,說原來早期部落的人,是 他有需要,才會到森林裡面去打獵,有需要才會去做獵具,而不是很商業化,就是為了打獵而打獵,絕對不是這樣子。
因為每個部落,都有每個部落的差異性,即便是阿美族,他有很多的部落的差異,我們來到這裡,我們就學習這邊,獵人的知識,耆老的智慧,最主要是把,孩子帶到這邊來,認識自己的文化,這個是我們,這個全民原教,最重要的一個課程。)

(海洋大學學生 江藍其 泰雅族
海洋大學kamakiSka:at 江藍其 Atayal
Isnavanang sia daikaku 江藍其 Atayal
我叫江藍其,然後我來自,桃園市復興區,我是泰雅族的,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我覺得還滿好玩的,學習到什麼嗎,我第一次射箭,我也第一次拿槍,然後我覺得,對我來講滿有意義的。因為從小就在都市長大,所以很少回山上,能夠接受這樣子的,一個文化活動,然後我覺得,上大學能夠來這裡,
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因為不管我們,是不是有分族別,不管我們是,我是阿美族你是泰雅族,但是我們就算,就是怎麼講呢?只要原住民,我們就是一家人,然後我們同樣有些精神,就是我們會很挺家人,像是打獵那些習俗的話,我覺得對我們來講很重要。
因為不只是,只有泰雅族會打獵,阿美族也會,其他族都會,所以呢?我覺得今天,老師講的滿重要的,就是如果要打獵,說你要設標記,我覺得應該,這個就是貫通的,在整個狩獵的,那個族群裡面是貫通的。)

(海洋大學老師 達佶祐卡造 阿美族
海洋大學 kamatortoroe' 達佶祐卡造 Amis
Daikaku tu masnanava 達佶祐卡造 Amis
其實剛開始,孩子對這些,陌生的文化是會有抗拒,但是我們會透過,老師就是親身的教導,讓他們做體驗式的教學,不管是自己去體驗。
怎麼生活,怎麼體驗做這些弓箭,怎麼體驗去拿這個獵槍,讓他們體驗射擊,甚至採集做他們要吃的,讓他們自己去操作。
從做裡面,讓他們不會產生,對自己的文化的害怕,或者排斥,那我發覺到,孩子不敢說,全部都會很喜歡,但是慢慢的他們會融入,那我覺得孩子的體驗的,學習的這個成果。
我是覺得,我給他們打85分了,畢竟他們對,這一塊自己原住民,自己的文化,他們是陌生的,因為從小就離開部落,甚至就在都市裡面長大,這個也是,都市原住民的孩子,必須去學習的。)

(海洋大學學生 簡承旭 泰雅族
海洋大學kamakiSka:at 簡承旭 Atayal
Isnavanang sia daikaku 簡承旭 Atayal
我叫做簡承旭,我是泰雅族,我來自桃園復興鄉高義那邊,今天來這邊的話,我很喜歡,就是那個抓魚啊,抓魚很好玩,很累前面真的累,然後還有那個,他們的那個,檳榔樹的那個葉子,然後拿來就是,放那個做一個碗,我覺得那滿帥的。)


(部落族人 福定‧馬耀 阿美族
Say hito' 福定‧馬耀 Amis
Takidiip tu bunun 福定‧馬耀 Amis
好,我們獵人從山上回來,快到部落的時候,大約在2公里,我們要往部落的方向去打,聽到槍聲的時候,部落的老人家部落領袖,小孩子老弱婦孺,就會在,部落的門口迎接你們,我們的同伴,沒有死在獵場。所以我們,就不要告訴他們,我們就第三槍就不做,如果說我們有人受傷,我們一定要,到了我們家裡,要跟這邊的,一個祖靈或者你的勇士,死在山上的,要跟他講說我們到家了,請你放心,然後你要跟山林,你的獵場去和解,你要把你的,那個戰利品帶回去,祭拜你的山上,然後再埋在土裡,動物也是它的靈性,所以我們要歸還給大地。那個叫和解,瞭不瞭解,瞭解,獵人不簡單,這個規矩都要知道,我們要打獵的時候,要申請打獵,一定要經過,鄉公所的農業課申請,才可以合格,才可以去狩獵,可能這個行文時間,可能1個月,那個獵物早就跑掉了,這個是可能,要由你們下一代,你們要去克服困難,跟政府去陳情,那這樣子,以後就不用打獵了。
我們去菜市場,買豬肉好不好,不好,好我們回去,我們下一堂課。)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阿美族
tahoki' no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Amis 
Ka'unis as'hailangun tu bunun 曾金惠 Amis
我是臺北海洋科技大學的學生,目前在學校念餐飲系,我名字叫米匠,這4年當中,我跟卡造老師都是那個,合作的夥伴,對,那我很多在部落,做推廣的美食跟文化,他可能他都會問我說,米匠哪邊有,可以做教學的部分,我說有那要先探討,我說可以。)

(你們一個一個,走過來繞一圈,再轉回去位置,看你們認識有幾樣的野菜,這是什麼,這個是木鱉果,櫛瓜,木鱉果 櫛瓜,櫛瓜是南瓜的表弟。)

(海洋大學老師 達佶祐卡造 阿美族
海洋大學 kamatortoroe' 達佶祐卡造 Amis
Daikaku tu masnanava 達佶祐卡造 Amis
米匠是我的在,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的學生,他叫曾金惠,那跟他在學校認識,也將近差不多4年的時間。
因為我認識他,是因為他長期在部落經營,在有關於原住民的野菜文化,跟海洋的一些採集的這些,海女的這個生活。
他也在有在經營他的,那個電商的事業,所以,我覺得他在,原住民的傳統的飲食,跟原住民的美食這塊,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一個學生,也是我們原資中心,很得力的一個助手。)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阿美族
tahoki' no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Amis
Ka'unis as'hailangun tu bunun 曾金惠 Amis
我目前合作的對象,目前有小農,還有獵人學校,還有我們部落的導覽,還有我們的海女,都有在做連結,然後也幫他們,做推廣的部分。)

(部落族人 福定‧馬耀 阿美族
Say hito' 福定‧馬耀 Amis
Takidiip tu bunun 福定‧馬耀 Amis
就是之前在網路上,米匠,他有在幫,部落的小農去推廣農產品,然後幾個月前,我們就又打電話,問我,藉由這次的,那個臺北海洋科技大學,做那個部落生活體驗,順便說來訪問我,我說可以,那我也希望說,以這種的角度,去服務自己的部落,以服務我們學生團體的時候,像這種的合作方式是最好。)

(部落族人 福定‧馬耀 阿美族
Say hito' 福定‧馬耀 Amis
Takidiip tu bunun 福定‧馬耀 Amis
最輕鬆的,是煮糯米飯,煮糯米飯是誰,對,可是他也有幫忙八寶菜的,沒有,這八寶菜,還有幫忙八寶菜,好,謝謝,好我們最後,請那個八寶菜的站起來,八寶菜的,有做八寶菜的,趕快起來,好謝謝你們,你們最辛苦。)

(海洋大學學生 江藍其 泰雅族
海洋大學kamakiSka:at 江藍其 Atayal
Isnavanang sia daikaku 江藍其 Atayal
我很高興能夠來這裡,因為我第一次射弓,第一次拿槍,然後很好玩,對我來講很好玩,所以我昨天早上的時候,一大早,就去吵人家起床上課,也是因為我很期待,然後我覺得還有,就是這種,很漂亮的一個午餐,我也覺得,也是我第一次體驗,我也謝謝老師們,這2天我覺得收穫很豐富,好謝謝。)

像這個也可以採,嗯!還有這邊。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阿美族
tahoki' no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Amis
Ka'unis as'hailangun tu bunun 曾金惠 Amis
我都會每個時段,每個季節都會,來看我們的小農的食材,然後看是不是可以採收了。

我都是先帶回臺北包裝,包裝好之後,會宅配給我們的客戶,消費者 對,然後如果需要大量的話,我會請小農,幫我宅配到我的工作室,我目前有採到我們的絲瓜,還有楊桃豆,還有我們的過貓。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阿美族
tahoki' no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Amis
Ka'unis as'hailangun tu bunun 曾金惠 Amis
都會區很多,可能都是吃不到,我們原鄉的食材嘛,那我就會提供那個狗肝菜,狗肝菜,它是一個很特別的一個食材,它一年可能只有生長,大概1次到2次而已,它也是屬於分季節性的,對 那我的商品,它每個季節它都不一樣,不是說一年四季都有,它可能就是像楊桃豆,它就這個時間它才會有,像那個過貓,這個季節可能比較少,那一般你們,在市面上看得到,他可能就是自己種植的,那個口感吃起來就不一樣,不太像我們野生,自己生長出來的食材,我們等下要去林口,林口 對,林口小吃店,我們去送食材給他們,他當初我是在我學校啊,因為我現在還在任職那個,那個海洋科技大學,然後他我們那個老師,他就去我們學校教弓箭,然後我一次就認識他,認識他大概3 4年有了對。因為他常常看到我,在Po寫我們部落的食材,他就說,你也有銷售這食材,幫部落做推廣,我說對,然後我於是,我就開始跟他們做連結,我把我的食材推給他們,然後就慢慢的,進入我們的,我們的默契、對。)

好久不見老師,好久不見,對啊 把你的愛心食材送給你,謝謝等好久了,真的,對啊,等多久了,不然客人都吃不到。

(餐廳老闆 黃美珍 阿美族
tahoki' no kasi'aelan 黃美珍 Amis
Tai'niunis kakaunan tu bunun 黃美珍 Amis
我跟米匠,大概合作3年左右,我要什麼食材,或者他那邊,有什麼季節性的食材,都可以幫我送過來。)

每次來都是給我驚喜,真的,哇這個,很期待,這很多我們客人都很愛吃。

(餐廳老闆 黃美珍 阿美族
tahoki' no kasi'aelan 黃美珍 Amis
Tai'niunis kakaunan tu bunun 黃美珍 Amis
一般都是野菜,或者我們這種,我們這原住民叫醃肉,對 醃製的東西,或者蝸牛啊,然後還有小吻仔魚,很多種,跟米匠這樣子合作,我覺得很好,因為不會讓我的客人,吃不到這些原住民的料理。)

哈囉!送青菜來囉!看一下。

(餐廳主廚 林世軒 阿美族
kamatalek 林世軒 Amis
Ma'anat pandian tu bunun 林世軒 Amis
我認識米匠,就是因為我在,尋找特殊食材的時候,就是一直不斷的找,不斷的找,後來找到米匠,發現米匠,他其實有很多很多,讓我意想不到的食材,有些食材甚至是,我自己都沒有看過。他到現在,還是一直拿,很多新的食材給我,介紹給我。)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阿美族
tahoki' no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Amis
Ka'unis as'hailangun tu bunun 曾金惠 Amis
他就覺得很好奇,他說米匠,你可以先送食材給我嗎,我說當然可以啊,沒有問題啊,然後我就於是,我們就開始做連結,他就覺得,我的食材,真的是他外面都看不到,也吃不到的食材,就很好奇,他就問我說,怎麼料理,我說這種料理很簡單,你加了什麼食材,他就什麼樣的口感。)

(餐廳主廚 林世軒 阿美族
kamatalek 林世軒 Amis
Ma'anat pandian tu bunun 林世軒 Amis
野菜居多啦!野菜是最多的,然後再來就是一些醃肉啊,或者是,什麼煙燻的飛魚乾,他這個煙燻飛魚乾,就做得非常好,很多東西慢慢的,讓它流進來都市,其實也可以,幫助這些小農,有就是讓他們可以維持好,他們繼續種植這些東西,這樣子的話,我們在供應的方面,也不會常常會說,斷貨還是怎麼樣,就是大家,愈來愈習慣在賣這個東西,都市人,愈來愈習慣來吃這些東西。)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阿美族
tahoki' no 米匠部落文創 曾金惠 Amis
Ka'unis as'hailangun tu bunun 曾金惠 Amis
因為每個餐廳的,他們需要的食材,完全是不一樣,比如說我會,可能我每個禮拜,我可能會到花蓮一趟,或者到台東或者屏東,我可能會尋找,我可能想要的食材,我拍完照之後,我就開始上傳到社群網站,他們就會開始點閱說,米匠有這麼多的食材,你為什麼不早點跟我說。我說,我現在不是已經,Po食材給你們看了嗎,那你可以先提供這些食材,讓我們去品嘗嗎,或者去看要怎麼料理,那我們就開始,跟部落的做結合。因為你們種,很多的植物或者蔬菜,沒辦法去銷售,那沒關係,我就幫你們銷售,或者幫你們包裝,因為大家都要想生存嘛,對 不是只有我想生存,那於是我就開始,幫你們做宣傳,開始幫我們做文章,然後開始說一些故事,我們部落的故事,然後開始做連結,我盡可能,把我最好的東西,給我的店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