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記者
No(林遠沖) 台中和平

博屋馬國小擴大推廣口簧琴 舉辦全國競賽

口簧琴是泰雅、賽德克及太魯閣族等,泛文面族群共通的傳統樂器,許多原鄉小學也將口簧琴演奏、製作,納入文化學習課程之中,為了讓學生多了解不同部落口簧琴的特色,台中市博屋瑪國小,特別舉辦第一屆全國口簧琴分享競賽。

在中部原鄉地區,舉凡泰雅族或賽德克族的小學,民族文化課程中,演奏或製作口簧琴,幾乎是每位學生必學項目,因此為了擴大學生們對口簧琴的認識,台中市博屋瑪國小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口簧琴分享競賽。

(博屋馬國小文化指導員 楊振昇 泰雅族:
因為泰雅族其實非常的廣,然後希望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可以讓每個學校都有機會來參加,也讓每個學校的孩子們,原來別的流域也有不一樣的歌,最主要是用這樣子分享的方式,然後這一次其實也有邀請到,其實裡面的學校也有賽德克族的學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文化分享。)

(南投仁愛鄉都達國小文化指導員 古玉峰 賽德克族:
其它像泰雅族太魯閣族,也有使用口簧琴,可以透過這樣的交流讓孩子知道說,口簧琴其實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聲音,跟不同的呈現,甚至有不同的技巧跟呈現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可以學習到更多這樣子。)

這次共有來自新竹、苗栗、台中以及南投,共八所小學近一百位學生參加,也請來對口簧琴學有專精的族人擔任評審,希望藉由這樣子的交流與分享,讓口簧琴文化,不單僅有傳承,未來也能夠發揮更多創意。

(南投仁愛鄉都達國小學生 鐵木 譜詠 賽德克族:
交流到他們那個吹奏的方式,還有他們口簧琴的那些,種類或是大小。)

(評審老師 少多宜 阿美族:
太棒了沒有話說,如果你每天彈那可能,口簧琴你看這已經紮根了,所以這樣的活動,所以說相互吸引,也相互觀摩也相互刺激,然後最後會找到自己的創意。)

許多上台表演的學生,不論是個人獨奏還是團體演奏,在技巧上或台風,也都顯得相當穩健而有自信,也不難看出民族文化的教育,在現在原住民孩子身上展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