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測今年的社會科重視歷史、地理、公民三科跨科綜合能力,非社會組學生坦言題目偏難,而以台灣原民議題為主的題目這次則是只有一題。
113學年度大學學測的最後一天,最後一科的考試科目就是社會科。翻開此次測驗內容,重視歷史、地理、公民三科跨科綜合能力、取材也較多元,因此,非社會組學生坦言,題目偏難。
(電訪 大學學測考生 Pathagaw 魯凱族:
可能就覺得真的很難,自然組也沒有太多觸碰到社會科的東西。)
(電訪 大學學測考生 高同學 排灣族:
我覺得(難易度)中,還好,寫得很順,只是真的手寫題對我來說,好像真的比較難。)
此次社會科試題共64題,將國際時事、產業與民生等議題納入其中,包含俄烏戰爭、土耳其動向、咖啡的生產消費、轉型正義以及COVID-19疫情等,而以台灣原民為主的試題,只有一題,是從歲時祭儀假的訂定,談及公民權與社會資源分配思考的角度。
(大考中心副主任 黃璀娟:
老師們都會參照108課綱裡面的學習內容去做適當的分布,對於原住民議題的關切(會)再回到試題研發的團隊(討論)。)
像是在去年宣判的《原住民族身分法》判決違憲一事等,與原住民族切的重要等時事議題,都沒有出現在此次的社會科中,因此未來升學考試中,如何將原民議題納入社會考科,也反映著大考中心試題委員認為當代學生,應該關注的社會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