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詐騙猖獗 立委籲增科技偵查量能.對平台課責

台灣詐騙猖獗,民眾2022年遭詐金額高達73.3億元,行政院成立的打詐辦公室宣稱,去年下半年,攔阻的詐騙金額達到49.5億,不過立委認為,國內缺乏打詐專法,呼籲增加科技偵查量能,對數位平台課責。

台灣詐騙橫行,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打詐五法,政府也成立打詐辦公室,但成效不符國人期待,也衝擊台灣國際形象,光是前年,民眾遭詐金額高達73.3億,打詐辦公室指出,去年下半年攔阻詐騙金額49.5億,目前也與臉書、Google積極協調下架詐騙內容,但缺乏打詐專法,推動困難。

(民進黨立委 陳亭妃:
因為下半年又再審預算,上半年的部分,2月1號重新的一個會期開始,我們就應該要把它提出來。)

(行政院打詐辦公室主任 李憲明:
我們是希望這個本人的申請,因為它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司,它說全世界也沒人這樣做,我們就是有人要申請,我們就要受理,那我們也能夠達到這家公司,其實他們也配合。)

根據警政署統計,近五年詐欺案件報案,每年都超過2萬3千件,去年更寫下新高,高達3萬7984件。針對國人常見的電商、遊戲點數、第三方支付詐騙手法,數位產業署表示,電商個資外洩危機,已強化80家電商的資安體質,面對第三方支付詐騙,金管會表示,帳戶有即時圈存,讓資金無法流動,有機會拿回遭詐金錢。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 林俊秀: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串聯是電商問題,還是第三方支付的問題,那接下來我們在針對它們資安會再有一些強化作為。)

(金管會銀行局專委 張曉萍:
他的這個報案帳戶是虛擬帳戶的話,那虛擬帳戶一定會對到一個銀行的一個實體帳戶,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在銀行開的帳戶,(所以銀行就要負責?)銀行會把那個金額先圈存。)

詐騙方式越來越多元,包括網路詐欺、電信詐欺、其他詐欺,立委呼籲,增加科技偵查量能,對數位平台課責,也將每月定期檢驗打詐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