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和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合作,舉辦《跨‧1624:世界島台灣》國際特展,集結日本、荷蘭近百件精品,重現400年來東亞貿易盛況,2號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進行開幕儀式。
排灣族語搭配優美管絃樂曲,替活動揭開序幕。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合作,舉辦《跨‧1624:世界島台灣》國際特展,2號舉辦開幕儀式,集結日本、荷蘭具代表性的百件精品,重現400年來東亞貿易盛況,其中還有油畫,描繪西拉雅蕭壠社人受洗的情景,呈現當時原住民族面對外來宗教的衝擊。
(民眾 Vurel Akatuang(段欣余) 西拉雅族:
這一次展覽有從荷蘭國家博物館,或者是日本的博物館那邊也有出展,就可以看到更多不同國家不同觀點對於西拉雅人,就是當他們遇到當地原住民的時候,會對原住民的文化有什麼衝擊。)
(台灣歷史博物館長 張龍志:
我們除了台灣島史之外,我們也引介了日本的海洋史、荷蘭的後殖民史以及全球史跟環境史的新的思潮,大家一起共同來思考,一個新的屬於台灣的未來新的歷史論述。)
《跨‧1624:世界島台灣》國際特展,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到場參與開幕,強調政府非常重視台灣歷史研究,台史博在2021年升級為三級機構後,投入1.8億研究預算,台史博二期工程也已定案,期盼未來台灣各博物館都能共襄盛舉,植根過去,展望未來。
(行政院長 陳建仁:
台灣是一個世界的台灣是再好也不過,所以今天這個主題是相當切合,那我也相信從1624到了2024,我們希望未來的400年當中,使台灣在多元開放這條路上,更加的向全世界,伸開我們的雙手,讓我們來擁抱世界。)
台史博強調特展以海洋、航線為核心,重現數百年來台灣與世界互動,所生的多元文化,翻轉過去以中原史觀及殖民論述的刻板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