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文化教育課程,信義鄉希娜巴嵐國小向縣府申請布農族文化場域興建計畫,最近也順利進入收尾完工階段,校方期盼透過家屋的建造,為學校和部落落實文化傳承的意義。
族人及師傅在家屋進行檢查修整工作,希娜巴嵐國小裡的布農族傳統家屋,進入收尾工程即將完工,不過因為現今社會已經很少接觸傳統家屋工程,在建造和原料取得方面,也歷經許多挑戰,因此可以施工至今,部落和學校也是滿懷感恩。
(希娜巴嵐國小總務主任 王春木 布農族:
這邊沒有人做過家屋所以其實這邊,在長老這邊花了很多時間去,想要準備哪些材料,過程中當然很多一直再修正。)
(部落耆老 金秀松 布農族:
如果是以傳統的以前的,當然是難度比較高,安全性,因為以前在深山的話,比較沒有這樣子(現代工法),所以他們用到一段時間,他們也有重新再(整修)。)
為了安全以及持久性,傳統家屋還是使用不少現代工法,但仍不失文化教育的價值,在布農族社會中,是非常注重家庭觀念,因此選擇家屋做為教學場域,也是希望更貼近族群的傳統生活。
(希娜巴嵐國小校長 伍曉玲 布農族:
我們之前的文化課程都在教室進行,大家也都知道在教室進行,沒有那樣一個氛圍,老師們就提到說這樣一個限制,讓孩子們的動機沒有這麼強烈,所以我們就這樣子申請了布農家屋。)
校方期盼傳統家屋的完工,可以更落實文化教育的傳承,也期待有了這次經驗,未來不只校園,在部落也能有傳統家屋的建造,共同將珍貴的族群文化,保留傳承到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