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在嘉南山區架設自動相機,進行野生動物族群動態監測,首次拍攝到兩隻小台灣黑熊跟在母熊身後活動,還直擊到黑熊在溪邊覓食。
黑熊在溪邊大快朵頤的模樣,全被巡山員記錄下來。除了黑熊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在嘉義、台南山區,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蒐集到豐富的野生動物畫面,野豬、山羌統統入鏡,長期監測下也發現,山羌豐富度最高,台灣獼猴其次。
(電訪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自然保育科長 許玉青:
相片的內容我們可以拍攝到的,族群的種類就動物的種類,還有牠們出現的頻(率)度,來去推測說我們族群動物族群的總量。)
另外嘉義分署也指出,在長期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合作下,發現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主要狩獵的山羌、水鹿、野豬和山羊,從106年到112年並未發現有下降趨勢,顯示原住民狩獵,對野生動物族群不造成影響。
(電訪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自然保育科長 許玉青:
動物種類像是山羌、山羊、野豬、鼬獾、黃鼠狼、水鹿這些的,都是有一個比較穩定,緩慢持續增加的一個情形,我們透過紅外線的相機資料進行佐證,可以發現雖然有原住民持續再進行傳統的狩獵祭儀行為,但是對於我們野生動物的數量跟族群,是不至於造成影響的。)
林業保育署希望,透過監測了解野生動物繁衍趨勢,擬定保育策略,也提醒民眾面對野生動物,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保護動物天然棲息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