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記者
Kimliyan(陸萱) / Tjivuluwan Rayan(孫政賢) 台北市

南島語言研究重要推手 李壬癸獲頒特別獎

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會議在台東25號剛落幕,當中也頒發20名對原住民族語言工作者教學、推動有重要的人士,其中《特別獎》是由被尊稱為台灣南島語言研究之父,「李壬癸」榮獲,李壬癸投身南島語言研究50多年,更把台灣推到國際上,為南島語言研究的重鎮之一,他對台灣南島語言的現況以及未來有什麼樣的建議與期望,接著將透過鏡頭,帶您一起來了解。

(前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
本來世界上有5、6千種的語言,在很多語言都在消失中,平均兩個禮拜有一個語言會消失,從地球上消失掉,這是幾乎無法抵抗的現象。)

眼前這位高齡87歲的院士李壬癸,剛榮獲原住民族委員會頒發的獎勵推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獎的《特別獎》,而李壬癸投入南島民族語言研究50多年。國內外獲獎無數,包含教育部表揚推展本土語言《終身奉獻獎》、《總統科學獎》,美國語言學學會的榮譽會士、台美基金會傑出人才成就獎等等,李壬癸就讀美國夏威夷大學時,由前輩領導下,開啟對台灣南島語言的研究,更讓國際奠定台灣為南島語言研究的重鎮之一。

(前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
我們發現台灣地區的語言彼此差別非常大,比起菲律賓的,馬來西亞的,印尼的所有其他地區的語言都趕不上台灣,其他地區的差別那麼大,差別大顯示這個民族,在這個地區住的時間最久,所以這個理論,這個看法是國際學者都接納的。)

南島語系地理分布相當廣泛,最北從台灣,南到紐西蘭,向西有馬達加斯加,東到復活節島,除了展現四千年前超高的航海技術外,南島語系更佔整個地球三分之二的面積,在一千多種的南島語中,台灣雖然只佔20多種,但卻保存最多的古語特徵、語言之間的差異性也很大,在李壬癸過去的研究生涯裡最令他驚豔的,就是發現分布在苗栗泰雅汶水語系中,"秘密語言"的存在。

(前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
男人跟女人講的話可能不一樣,我後來一比對比較的結果才知道,女人還保持古語的形式,男人加以改裝(造),使得我們很難認識它是一個同源詞,男人跟男人之間講一些話,不讓女人知道他們講的內容是什麼,這個我們叫做秘密語言,在許多語言都有這樣的秘密語言。)

從語言學的角度推論,南島民族的祖居地,最有可能在現今的台南科學園區,約五千年前,由台南擴散出去,向東北擴散為鄒族、向東為魯凱族、南下繞海岸到東邊的卑南族;大約近五千年前,向東擴散拉阿魯哇和卡那卡那富,近四千年前,向北有泰雅語群、西部平埔族族群、布農,向南有排灣,向東岸是阿美、噶瑪蘭、巴賽等。不過台灣除了16族外,平埔族群的語言,也是李壬癸特別研究的領域。

(前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
日據時代50年,語言學者他們調查的語言大部分把重點放在,所謂的高山族的山地的語言,對平埔族(群)的語言,做的非常少資料也非常少,有些平埔族語言是已經消失掉了,少數的平埔族(群)語言,還有人在講,還有人會講。)

(電訪 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 潘英寬 巴宰族:
當年跟李壬癸老師互動的長輩,大部分都已經在天上了,但是我對他的印象就是,非常非常認真他真的是一個學者,他為了一件事情,他這樣在所不惜,辛苦他這樣一次一次又一次,到部落裡面為了要完成這個巨作。)

更出版噶瑪蘭語詞典、巴宰族傳說歌謠集還有巴宰語詞典等,儘管當初協助李壬癸做語料採集的部落長輩大多數都過世了,不過這些語料保存,也讓後代族人,在文化復振上如獲至寶。

(電訪 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 潘英寬 巴宰族:
我們烏牛欄社還有內設,還有後來的豐原大社,所有的族親我們從這本書當,中我們努力學習在單字,短句、短文中我們開始累積成果。)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今年的主題是部落推動族語,我們注意到當我們的很多的語言措施實際推動的時候,發現其實我們的每一個部落領袖,還有我們部落每一個族人,其實除了在家庭之外,在部落都要用自己的族語來辦活動。)

語言的累積和使用,是在台灣這塊島嶼上,每個族群都將致力保存與推廣的重責,李壬癸也說,語言的消失是必然的趨勢,未來台灣也可能像美國一樣,成為文化大熔爐,而在台灣依舊存續的南島語言,未來要如何在文化多元的環境下蓬勃發展,一切都要回歸,由內而生的力量。

(前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
原住民朋友很多,他們幫我很多幾十年來,幫我很多的忙,我才有辦法把他們很珍貴的語言,做一些紀錄去做一些發表,引起國際學術界,重視我們台灣南島語言的價值跟重要的地位,我最後能夠希望會講族語的這些朋友,希望在家裡多運用、多講、多用,使我們這些語言能夠維持多久就多久,要珍惜我們這些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