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識的延續傳承,要如何在都會區更有效率地整合並推廣文化傳承工作??看到台中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特別辦理系列文化活動,親手料理傳統美食藤心、醃肉等等課程,讓台中市國小師生,體驗原民文化。
麻糬裹上黑糖,放進口中吃得津津有味,體驗親手搗麻糬,小朋友感到相當新奇,也吃得非常開心,為了落實全民原教理念,台中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辦理阿美族文化體驗課程,有麻糬和歡樂的迎賓舞之外,也現場料理藤心、醃肉以及情人的眼淚,讓大家品嘗來自部落的特色好料。
(講師 Haloko 阿美族:
所以這三樣食物,在我們都會區也少見,除了就是要回部落的時候,參與我們的豐年祭儀的時候,這三個主角才會吃到。)
(學生 陳子涵:
我們有做了麻糬,還有一些迎賓的那個舞蹈,我覺得還不錯,還滿好玩的。)
(光隆國小校長 陳志宏:
透過這次的活動跨族跨域的學習,透過體驗,讓他們可以更認識原住民族在他們的生活中息息相關。)
作為台中市整合原民文化資源重要場域的原住民族資源教育中心,除了偕同許多學校設計原民教育課程,推廣原民文化,也增進族語老師的教學能力,達成師資培育的重要目標。
(台中市原住民族資源教育中心主任 林惠茹 泰雅族:
多多培育這樣的一個老師,能夠投入到我們族語教學裡邊,一方面除了是師培,一方面就是增進老師的一些教學能力,這些都是我們中心的一個成立的主要的目的跟目標。)
系列活動課程,陸續將有布農、泰雅以及賽德克等文化體驗,而109年台中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正式成立後,希望繼續為都會地區族語教學,以及文化傳承發揮更大效益,也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認識原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