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
記者
zemzem (古盛典) 台東市

幼兒哭鬧新手爸媽崩潰 醫籲冷靜耐心陪伴

小嬰兒動不動就哭鬧,不管怎麼安撫都起不了作用,這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因一時情緒,失控動手打小孩,進而釀成悲劇。當面對新生兒在正常情況下,不斷出現哭鬧舉動,而且每天長達三個小時以上,這時孩子很能進入「嬰兒哭泣高峰期」,所以經常會沒理由地放聲大哭,這個時候更需要父母用耐心來陪伴,切勿動手打罵,以免產生反效果。

熟悉的哭聲響起,新手爸媽手忙腳亂,又揹又抱使出渾身解數安撫,但有時不管怎麼做,孩子依舊哭個不停,搞得父母手足無措、無所適從,最後甚至帶去廟裡拜拜收驚,或是直接請保母來照顧。

(民眾 Panay 阿美族:
就帶去廟裡收驚這樣,然後因為我脾氣也不太好,所以我就是,傾向就是我那時候是找保母來帶,等到他四五個月比較穩定之後,然後再帶回家。)

(民眾 林先生 阿美族:
小朋友有時候半夜哭鬧,吵得沒辦法睡覺,隔天很難上班,起碼(持續)兩三個月吧。)

兩三個月沒辦法好好睡覺,每天陪伴新生兒當夜貓子,這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面臨的生活問題。對此專科醫師表示,如果新生兒在尿布沒濕,且在正常進食的情況下,一周內有三天哭鬧達三個小時以上,而且狀況持續三個禮拜,此時就要注意,孩子可能是出現「嬰兒腸絞痛」狀況,也就是進入所謂的「嬰兒哭泣高峰期」,通常好發於一個半月的新生兒,尤其到了傍晚或夜間,經常會沒理由地放聲大哭。

(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 張恩善:
這個時期的特色就是說哭就哭說停就停,而且其實就沒有辦法去做任何預測,好像沒有任何誘發的原因或者是時間,不過比較常會發生在晚上這樣子。)

醫師表示,「嬰兒哭泣高峰期」屬嬰兒正常發展過程,多半無法預測哭泣時間跟原因,但家長可透過改變餵哺方式,像是多吃母乳,或是選擇有水解蛋白的奶粉,讓寶寶更輕易吸收與消化,進而緩解哭鬧情況,另外避免嬰兒暴露在二手菸環境,或減少環境聲光刺激,也都能達到減緩嬰兒哭泣的效果,最後應切記不要動手打罵。

(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 張恩善:
給孩子做溫水澡,然後嬰兒包巾的包裹這樣子,或者是跟他互動做一些按摩,增加這些依附感安全感的這些處理,孩子終究這段期間會過去,請照顧者也要照顧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要做出傷害孩子的行為。)

醫師表示,孩子哭鬧的程度也會隨著個人氣質而有所不同,平時除了多檢查尿布,並確認孩子是否肚子餓了,更需要父母耐心和細心陪伴,強調嬰孩在正常情況下的哭鬧舉動,並不會造成短期或長期傷害,新手父母無須緊張,只要度過前三個月的哭泣高峰期,狀況就會得到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