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對花東居民來說,是長年的盼望,因此討論20多年,要打造貫穿中央山脈,從南投埔里到花蓮,大約總長約90公里的國道六號東延計畫,今天(17)的交通委員會上進行審查,朝野立委對於這條預算高、工期長,並且要面臨影響生態環境疑慮的建設,紛紛提出不同意見。
403花蓮強震後,台8線嚴重受創,也再度掀起,國道六號延伸花蓮的議題。
(高公局長 趙興華:
目前相關的課題調查已經展開,有蒐集到足夠的資訊之後,研議解決方案後,再繼續進行後續作業。)
17號交通委員會,針對花蓮地震陸、海、空運的應變機制,由交通部進行專案報備,同時也審查"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目前交通部表示,已經起動路廊探勘,總長約90公里,要從南投埔里到花蓮,總經費約8千億元,預估115年完成路廊探勘後,進入可行性評估,但複雜的環境課題,像是中央山脈路段尚存的地熱、斷層、岩爆和湧水等豐沛自然資源,都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引起朝野立委的爭論。
(國民黨立法委員 傅崐萁:
要到2026年底才能夠完成,地質的研究還要再來可行性,用BOT的案子就可以,台灣高鐵就是BOT,BOT同時十個工作面開始進行,十個路段不同發包,立刻就可以完成。)
(民進黨立法委員 蔡其昌:
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有一套,評估的程序我們必須從,地質的調查很多,包括原住民的(諮商)等等問題,以後這一條會不會面對經過,多少地震斷層帶的問題,詳細把它研究好之後,如果覺得這個是可以克服,我們就進入下一個階段,叫做可行性評估。)
在多地震的台灣島嶼上,人為建設能否戰勝未來極端氣候的挑戰?"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在17號下午進行協商與逐條審查,最後僅有法案名稱照案通過,並在召委陳雪生裁示下,其餘8條條文,全部保留並交由院會討論,進行黨團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