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商多時的姓名條例修正草案,立法院今(14)天三讀修正通過,突破過往法規限制,強制漢字綁族名,如今民眾可以根據文化慣習登記、或申請回復傳統姓名,未來在辦理戶籍登記、護照的申請,都可以單列原住民族文字。
原住民族姓名平權,邁向新的里程碑。立法院14號三讀修正通過-姓名條例修正草案,增訂了原住民族根據文化慣習登記傳統姓名者,可以申請改名,也就是說民眾未來辦理戶籍登記、申請護照的時候,都可在身分文件上,單列原住民族文字。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阿美族
早年原住民的立委爭取多年之後,在民國84年 修正公布姓名條例,得以原住民族傳統名字來登記,經過我們原住民的鄉親 年輕人,提起行政訴訟 獲得行政法院判決勝訴,能夠以單列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登記)。)
過去,國內頒訂台灣南島語言語音符號系統、以及族語書寫系統,使得台灣原住民族,從口說正式邁向族語書寫。走過30個年頭的姓名條例,這次修法也填補了過往族語表達的缺口。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 泰雅族
原住民族的文字必須要入法,我們的姓名單列 原住民族的文字,我們未來原住民族的孩子們,要取名 傳統名字的時候,必須要遵守原住民的傳統姓氏。)
這次修法當眾的第九條明訂,如果在公營事業機構、三親等直系親屬、或是與通緝有案的人姓名完全相同,申請改名以三次為限。但未成年人第二次改名,就要等到成年之後才能更改。然而,修法過後各界也關注,是否會衍生更多行政程序的磨合期,對此立委們也提出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部門更新系統,提供便捷的管道與方法。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魯凱族
也就是希望內政部在未來的三個月,要就戶役政的系統更新,去解決欄位不足的問題,另外原民會也要在六個月之內,要把原住民的命名系統 去做出指引,並且提出單一窗口 以及免徵規費。)
內政部長林右昌也表示,原住民族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鼓勵延續族群傳統文化,未來針對技術性及行政上應更改的措施,將與其他相關部會討論,一同精進改善,讓更多族人一起來單列族名,一起以我的族名來呼喚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