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馨小舖"傳遞溫暖力量 助弱勢原民婦女展出飛魚裝置藝術
  • 記者 Alian新聞特約記者Boya 花蓮縣

    勵馨基金會在花蓮設立的「愛馨小舖」,是許多受暴原住民婦女重返社會的中繼站。這些婦女在學習燒製琉璃珠的技藝後,受邀到部落文健站再教導長者創作,他們以漂流木創作的30件「飛魚」裝置藝術,現在正在「琉在東海岸--銀領藝術療癒永續創作展」中展出。

    勵馨基金會深入原鄉,在民國96年於花蓮設立「愛馨小舖」後,提供琉璃燒製及編串的工作機會,給原住民中高齡弱勢婦女、及遭家暴或就業困難的婦女。這群婦女前進花蓮縣秀林鄉的文蘭與榕樹部落,從基礎的琉球珠串珠教學開始,逐步帶領長者製作漂流木相框。經過八週學習,進而挑戰更高難度的漂流木飛魚窯燒玻璃拼貼創作。花蓮分事務所主任朱慶萍說:『飛魚的翅膀我們用拼貼的窯燒玻璃來呈現,飛魚的身體用漂流木來做結合,這個作品都是我們跟部落的長者們一起完成的。』

    展覽自即日起至4月27日於吉安鄉好客藝術村展出,許多參與創作的部落長者都是首次見到完整作品。原來,「愛馨小舖」經理林育榛的父親林昭輝,看見女兒最初計畫以片段漂流木呈現飛魚造型時,認為作品不夠生動,主動為每件作品打造飛魚具體的樣子。林昭輝說:『第一個禮拜我真的做不起來,第二個禮拜有一點行,第三個禮拜做得更漂亮。所以我的女兒很感謝我。』

    部落長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家,興奮地謝謝勵馨基金會,讓他們的作品與才藝被大家看到:『很好玩阿,做這樣滿不錯的。』

    (圖片來源:勵馨基金會/育榛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