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部攜手原民會 助原民青年成為淨零轉型生力軍
  • 記者 Alian新聞特約記者Boya 花蓮秀林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的新趨勢,環境部特別與原民會合作,推動「綠領人才培育計畫」,希望能為原住民青年提供更多綠色環保產業的工作機會。
     
    為了推動永續發展,環境部於全台灣設立「綠領人才培育中心」,其中東部中心由慈濟大學來協力推動。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目前人力銀行相關職缺高達2.2萬個,顯示台灣非常需要綠領人才。也因此,環境部特別與原民會合作,希望協助更多原住民青年掌握國際趨勢,投入永續發展產業的工作。彭啟明部長說:『因為在東部呢,除了一般的年輕朋友可以來轉型之外,還有就是所謂的原住民,原住民他其實可以學習到氣候變遷的知識,也可以回到幫忙他的部落或者是說未來的碳匯,森林的碳匯。』

    花蓮慈濟大學開設的「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總時數達48小時,內容涵蓋氣候變遷科學、溫室氣體管理、碳盤查與產品碳足跡計算等專業知識,並注重理論與實務結合。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強調,花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環保志業體系,對碳管理人才需求龐大,學員未來不僅能服務企業,也能協助在地組織落實碳盤查與減碳目標。劉怡均說:『所以我們的慈善也在對各地的靜思堂進行碳盤查,還有我們的醫院包括學校,還有東部的學校。』
     
    為鼓勵青年與弱勢族群參與,環境部特別提供學費補助方案,30歲以下在學學生可申請6,000元半額補助,低收入戶及特定身份者,則可享全額補助12,000元。歡迎愛地球、有志投入綠色產業的原住民青年把握機會,參與環境部的「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圖片來源:Alian新聞特約記者Boya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