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曲36/"別以新台幣衡量我們的價值"!原住民音樂創作大爆發
  • 記者 Pema Lhamo/sauniyav

    第36屆金曲獎是歷屆最多原住民音樂人入圍的一屆,原住民音樂不只跨越國界,更迸出了新意,包括戴曉君、張淦勛的專輯都拿下不只一座金曲獎。

    最佳編曲得獎人吳蒙惠:「原住民音樂是一個很艱辛的路,所以希望不要再以新台幣產值,來衡量我們的價值!」

    和戴曉君以《Dipin Kari Tang 麵包 咖哩 刺蝟》勇奪金曲獎最佳編曲獎的吳蒙惠,語重心長地說出了製作原住民音樂的辛酸,而戴曉君的專輯《VAIVAIK 尋走》也拿下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戴曉君:「我們的牡丹鄉鄉長就說,曉君啊,如果妳沒有得獎妳不可以回部落,哈哈哈,然後我想跟他說,我想要在這裡跟他說,我可以回家了!」

    一樣拿下雙料獎項的,還有最佳作詞人獎的張淦勛,而專輯製作人高潮(林志仁),則拿下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張淦勛說:「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說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正在定義我們跟族群之間的關係,所以我覺得從語言做起,然後到做音樂,透過音樂影響力,讓後面的小孩知道說,有這樣子走回部落的一條路,我覺得這是我做族語音樂的原動力」

    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由 KumuBasaw姑慕.巴紹拿下,最佳單曲製作人獎,則是阿布絲ABUS單曲〈BUNUN布農〉的製作人海大富,而最佳演唱組合獎,則由動力火車得到。動力火車:「有一句話說十年磨一劍,我們好像隔了20年才得這個獎(金曲獎),真的很謝謝所有支持我們動力火車的朋友們。」

    就像本屆評審團主席丁曉雯形容,今年的原住民音樂創作是「大爆發」的一年,原住民音樂人,不只唱出部落的歌,更是部落的驕傲!

    (Alian記者 Pema Lhamo /sauniyav 台北採訪報導)
    (照片由台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