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東達魯瑪克小米收穫祭登場 魯凱族鞦韆盪高高
  • 記者 Tuwana台東

    魯凱族在台東唯一的部落「達魯瑪克」,在今天舉辦小米收穫祭,慶祝小米豐收,也感念祖先、祈求部落平安,其中最具特色的鞦韆祭,是部落男女公開求愛的儀式,也象徵著青年男女同心守護部落。

    (魯凱族音樂)

    魯凱族女子穿戴華麗族服,站上鞦韆的藤索腳踏後,男子在兩側拉藤索,擺盪鞦韆,這是達魯瑪克部落傳統鞦韆祭儀,女子在鞦韆上越盪越高,傳說盪的愈高,婚姻愈幸福。女青年盧倩品(Tavarai Larobocyake)說:「這是一種勇敢的象徵,妳上去的時候,妳不只代表妳,也代表妳的家族,其實前面的姐姐們都會教妳一些技巧,怎麼盪會盪得漂亮。」

    每年小米收穫祭前夕,達魯瑪克男青年上山砍竹運回部落,女青年採藤編藤,在廣場中心合力豎立起約18公尺高的大鞦韆,未婚女子在鞦韆上迎風飛盪,心儀她的男子會在盪完鞦韆後將她抱起,女子則用手摀著臉,表示貞潔。女青年賴之鈴(Sele'e Dailravang)說:「因為我們是未婚狀態,所以我們就是表現出,我們是害羞的,我們不能表現得太Open。」

    達魯瑪克鞦韆祭每年配合小米收穫祭舉行,是魯凱族男女一年一次可以公開求愛的儀式。部落耆老周添來說:「這是我們祖先的智慧,因為以前男女授受不親,那個時代,為了要延續我們族群的整個人口的增加。」

    獨特的達魯瑪克鞦韆文化,在2019年取得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對達魯瑪克部落族人來說,除了傳承文化,更是維繫婚姻與種族繁衍的重要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