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東大學競技與運動科學系 帶原民青年認識自己
  • 記者 Tuwana台東

    臺東大學競技與運動科學系非常特別,由於多數學生具有原住民血統,除了培養體育專才,也開設傳統技藝課程,讓原民青年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回饋家鄉。

    台東大學競科系學生有7成是原住民,除了在競技場上發揮體能天賦,學校也規劃原民體育、傳統技藝等課程,培育原鄉產業人才。學生王家鞍:「因為我們學校非常多的構樹,我們就利用學校的資源,做出我們原住民的童玩,然後糯米酒我們在做的時候,老師有告訴我們說,在38度跟38度要加入酒麴,讓它更好的發酵。」有排灣族與卑南族血統的王家鞍,念小一年時就跟著父母「北漂」,直到上了大學才回到家鄉,在棒球場上逐夢,也經由原民傳統技藝課程重新認識自身文化。王家鞍:「我有點是像大家說的都胞,就是回到台東,可以讓我跟不只是我的族群,透過這些手工藝來更了解台東更多原住民族群的一些文化。」
    除了傳統技藝,系上也發展部落旅遊與實務課程,深入部落盤點自然人文與觀光資源,在全國遊程設計競賽中屢獲佳績。學生王依婷:「我們有到金崙那邊,去體驗一些抓那個浪花蟹等等,讓旅人能夠真的深度體驗到,原來原住民的傳統生活在一天當中是這樣進行的。」以原民文化為主體,培育原鄉產業人才,東大競科系透過課程規劃,讓原民學生尋回自身文化,也讓運動員不只是運動員。


    (記者Tuwana在台東市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