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萬變的AI浪潮,對原住民部落是衝擊,也是轉機,台東卑南族建和部落青年舉辦「數位火塘」論壇,探討如何讓AI成為保存部落文化的助力。
歷史長河孕育出的傳統智慧,遇上鋪天蓋地的AI浪潮,部落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大建和部落青年團舉辦「數位火塘」論壇,邀請各地青年集思廣益。排灣族青年柯念竹(Ninung):「如何透過AI的使用,可以讓部落裡面的一些語言、產業,還有一些文化學習的路徑,怎麼樣去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而是有一個傳承的有效的可能性。」論壇以「從火塘到螢幕」為主軸,討論如何讓AI協助記錄語言、轉譯古謠,並建構智慧學習平台,發展在地數位產業,成為文化保存與創新的幫手。移居部落的漢族青年楊佳平說:「在流行的過程當中,把AI變成某一種浪潮,好像是被推著走,但其實任何東西我認為它都應該是個工具,就是我們去創造它使用的方式。」
然而AI大數據所供資訊的真實與否,也讓青年們憂心文化遭到誤用。青年團成員古昀澤(Lrelreng):「因為像建和,之前我們上一些ChatGPT、Claude去查的時候,其實會寫成是一個阿美族的部落,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會變成很像一些弱勢少數的族群,在大數據當中,顯得資料非常的少,就會被人家誤用。」建和部落青年看見傳統與科技的拉鋸,也體會數位工具帶來的衝擊與可能性,經由論壇集思廣益,不只是被動接受科技,更要勇敢參與未來。
(記者Tuwana台東市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