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木雕藝術串連歷史與文化 希巨·蘇飛台東美術館開展
  • 記者 Tuwana台東

    臺東縣政府與高雄師範大學合作,推動都蘭及建和部落木雕保存維護計畫,首場展覽《復返之間:希巨·蘇飛》在台東美術館開幕,用木雕訴說歷史、海洋與生命的記憶。

    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獻唱,歌聲彷彿乘著翅膀在展場回盪。臺東美術館推出《復返之間》木雕藝術展,作品中翅膀與羽毛的意象,象徵為被遺忘的族人,送上回家的翅膀。希巨·蘇飛說:「高砂義勇隊跟台籍老兵這個事情,從2004年就開始接觸這個題目,然後我們從拍紀錄片,一直到舞台劇的呈現,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把這一段歷史、這一段過程,能夠銜接起來。」除了歷史關懷,希巨也用作品表現部落與海洋的緊密關係。希巨·蘇飛:「就是像過去老人家,只要農閒的話,他們就會跟海洋有直接的接觸,比如說去潮間帶採集,然後去潛水、去射魚,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計畫主持人李飛曄說,這次計畫結合田野調查與創作,讓藝術家用木雕訴說生命經驗,也讓傳統與現代對話。李飛曄:「這比較像是一個對於部落社會文化的關懷,就是想要呈現,他們不僅是面對於部落的文化,然後也是面對目前現代的社會,如何去接軌。」

    《復返之間:希巨·蘇飛》藝術展展期至9月11日,邀請民眾走進展場,透過木雕感受歷史、海洋與文化交織的生命力量。

    (記者Tuwana台東市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