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排灣燻燒窯爐"燒出文化新生命 排灣陶藝家廖光亮鼓勵族人勇敢創新
  • 記者 Tuwana台東

    台東縣府舉辦地方型SBIR計畫成果展,其中排灣族陶藝家廖光亮研發出「新排灣燻燒窯爐」,大幅提升陶壺陶杯的燒成率,讓傳統原住民陶藝走出新路。

    排灣族陶藝家廖光亮20多年前創立「九鳥陶燒工作坊」,用手中陶土延續祖先的技藝,今年透過台東縣地方型SBIR計畫,研發新型燻燒窯,為傳統陶藝創造新價值。廖光亮:「我們通常原住民的陶在燒製都是露天燒,或是我們所謂的野燒,它的成功率不會到30%,所以我們就用窯體的建構,用窯來去燒,應該是在80到90的成功率。」新窯除了提升燒製成功率,也能夠結合現代需求,從儀式陶壺到生活陶杯,都能在高溫燒製下呈現自然落灰的質感。廖光亮:「透過高溫的狀態可以產生落灰的效果,這種高溫柴燒生產出來的生活陶藝、杯子啊,喝出來都有不同的風味,然後又能夠去表現我們排灣族的特色,我們的文化在裡面這樣子。」本身是排灣族人的縣府財經處長章正文說,期待有更多族人從生活與文化中找靈感,為原鄉產業開創新價值。章正文:「台東真的是我們族群非常多樣,希望我們部落,其實去找找看,我們自己很特殊的,你要研發什麼不要客氣,然後有什麼想法有什麼構想,我們可以替你達成。」

    廖光亮用創新技術燒出文化新生命,也鼓勵部落族人勇敢嘗試,結合傳統與創新,讓文化在生活中延續下去。

    (記者Tuwana台東市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