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150年前5月22號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是台灣近代史上重大國際事件,也對族人留下巨大的傷痛,為緬懷祖先的英勇以及對和平的反思,今天屏東縣政府在石門古戰場,隆重舉行周年紀念活動。
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紀念活動一開始,牡丹社後裔用戲劇詮釋這個歷史事件,有別以往將重心放在戰爭衝突,反而有更多牡丹社族人情感的表現,描述戰爭帶來的難過、不捨與哀傷,希望大家可以借鏡歷史、尋求和平。
(牡丹鄉鄉長 潘壯志 排灣族:
歷史的真實發生地,身歷其境、寓教於樂,期許牡丹鄉親不忘自身珍貴歷史,感念祖先守護家園的勇氣,發揚牡丹社事件的精神。)
(屏東縣縣長 周春米:
大家包括族人,包括我們地方的努力,大家透過理解,透過努力,透過搜尋,透過交流,我們把這樣子化為將來我們要後續前進,勇敢前進的能量,愛跟和平。)
屏東縣政府也藉這個機會邀集日本及美國代表,共同為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象徵不同國家、民族對彼此的包容與理解,面對這段共同歷史可以持續相互尊重。
(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 奧正史:
希望更多的日本人側耳傾聽棲息在牡丹鄉,這塊土地的日本和台灣的歷史,並投入參與日本和台灣間的交流。)
(美國AIT高雄分處處長 張子霖:
讓我們記住涓滴成河這句話,每一個小小的合作與理解,都在匯聚成一條偉大的友誼與相互尊重的河流。)
從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南岬之盟」,到1871年琉球漂民「八瑤灣事件」以及導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都起因於語言、文化隔閡的誤解,屏東縣府希望透過不斷地合作交流,讓愛與和平可以長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