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可能會選擇待在冷氣房裡不出門。不過如果你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是急速從酷熱的室外進入冷氣房,有可能會出現「冷氣病」,嚴重時恐怕會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不過只要適度使用冷氣、注意飲食調理、適當到戶外走動,冷氣病就可以獲得預防或緩解。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 阿美族:
炎炎夏日,走在大馬路上不少人會拿手持電風扇,又或是像這樣拿扇子消暑,不過相信更多民眾是傾向於躲在冷氣房,涼爽的度過一整天,不過要注意了,如果冷氣吹久了,可能會出現冷氣病。)
什麼是冷氣病,也就是所謂的空調綜合症或是空調不適應症,經常出現下肢無力、頭昏頭痛、口乾鼻癢、咳嗽、過敏等疑似感冒現象。
(民眾 Akan(黃奕芸) 阿美族:
但就是有發現自己可能會比較容易流鼻涕,或是會有那種不太舒服的感覺,(身體)很容易覺得特別地悶熱,就是出來(室外)跟進去(冷氣房)的時候,就是感覺身體很容易...就是那種體內的調節會容易比較不舒服。)
醫師表示,當人體處在炎熱的環境當中,身體就會出現散熱機制,而血管也會擴張增加血液量,一旦接觸冷空氣,血管的急速收縮,對於身體的負荷是相當大。
(耕莘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郭峯瑞:
散熱的時候我們就會血管會擴張,然後讓血液把那些熱能帶走,有時候你突然到另外一個環境,就是氣溫比較低,那個血管又會突然再收縮,那就會造成一些循環、代謝跟不上的情況。)
醫師也說,建議進出冷氣房,需要做個緩衝,避免身體無法適應急速變化的溫度。
(耕莘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郭峯瑞:
年紀大的人或者是有慢性疾病的人,或者是年紀小的小朋友等等的水分的流失,還有順帶電解質的流失,所以要適時地補充水分跟電解質。)
隨著極端氣候到來,夏天也將越來越熱,民眾消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醫師呼籲無論室內室外,多多補充水分,避免冷氣並與中暑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