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在台灣數千年,對於山林植物的利用有祖先流傳的智慧,例如我們在爬山的時候耆老看到重要的植物用途,就會解釋給孩子們聽,我們來看這一段文化小辭典影片…
(Ataw‧Yupas Atayal 鎮西堡部落耆老
我們看到的這一株樹葉叫做payoq (破布烏),payoq (破布烏)的用途是牙痛的時候,我們把水煮開以後放入payoq 用它的氣(蒸氣),讓它的氣來薰牙齒痛治療牙痛,它的名稱叫做payoq。非常少了這個植物,跟那個我們講的海州常山的葉子差不多,就是那個蝴蝶的蜜源,有一點像,但這是payoq (破布烏),確定是payoq (破布烏),記住喔!payoq治牙齒的可以吃(保健牙齒),來吃看看,吃一點 對牙齒好,真的payoq。
另外Pengur這一株樹是用來做bhuniq弓的,我們用來做弓箭(slqiy)的,還有叫做binhziq(大丁黃)這兩種,台灣莢迷我們叫做pengur..(用來做弓bhuniq的),用來做弓(bhuniq) (這種不會長粗嗎?)會,大概可以長這麼粗,能長這麼粗。因為在樹陰底下它長的慢比較細,叫做Pengur。
另外,看它的樹葉,好好看它的樹葉,這是qaling(黃柏) 它的皮是黃色的,hebung(黃色),泰雅族語叫做qaling(黃柏),qaling(黃柏)也有人稱它hebung(黃色),kacing(牛)不是kacing喔..(一片給我)這是治療肚子的。你看喔..這個鐵杉它倒下來以後,上面不是破空了嗎,看到天空了,看到陽光了。小鳥當牠吃的時候吃它黑色的子,很像正露丸的種子,它的大小是那樣。排泄的時候小鳥在上面排泄,沒有被牠消化的時候排泄,剛好在這個倒木的旁邊,成長了,剛好長出來了(這個是黃柏)。 )
payoq 破布烏
pengur台灣莢迷
qaling黃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