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的兒子磊勒丹,日前舉行一場隆重且盛大的傳統婚禮。要成就一切,必得仰賴家族成員的集體力量,因此在婚禮前幾天,撒古流與他的族人朋友們,在屏東禮納里永久屋的廣場上,趕製婚禮舞台裝置。當生活愈便捷,就離傳統愈遠。當人們不思考,傳統文化就會凋零。帶大家一起來看這對藝術家父子calawamaan,是如何用自己所理解的排灣族文化,呈現在現代生活中,讓文化繼續保有活力。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你問我當時一定很累,我完全不會想,結婚當天完全沒有任何思考這樣,可是你的確會感覺到很多人在推你,你知道嗎會有一種支撐的力量。)
12月12日一大早,屏東禮納里永久屋的廣場,在兒子的禮車出發後,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還在會場梭巡,力求完美。
(達瓦蘭部落 磊勒丹母親 李秋月 漢族
ina ni 磊勒丹 李秋月 Layak
我是覺得藝術家跟一般人想的事情不一樣,做一件事情,都希望能夠引起迴響,因為我先生跟孩子因為身分的關係,他們除了藝術之,他們其實身上都有背負一些文化的使命,排灣族文化的傳承,在現代裡面怎麼用新的方式,去彰顯。)
12月9日婚禮倒數前3天,舞台的裝置作品,在下不停的雨中,火熱趕工。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撒古流.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撒古流.巴瓦瓦隆 Paiwan
像我這幾十年,我大量的時間也是在寫書,花了很多年時間去學中文跟聽中文,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怎麼樣把,沒有字的這個民族,這些文化這些知識能夠用文字,去呈現出來,讓百年後的孩子們,可以在燈光下閱讀百年前,原來排灣族還有這樣子。)
永久屋裡婦女們忙著縫製傳統禮服,而天氣如何,似乎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
隔天一早不再飄雨,斜坡上主舞台的裝置順利開始組合,準備鋪成長長綠毯的樟樹葉,總好像還是遠遠不夠,但對秋月這個當家的媳婦來說,報喜訊卻是一開始最大的挑戰。
(達瓦蘭部落 磊勒丹母親 李秋月 漢族
ina ni 磊勒丹 李秋月 Layak
在這次過程當中,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想,我這個喜帖要給誰,因為我公公是家族的老大,我先生也是老大 ,兒子也是老大,所以是長孫,我們很久沒有辦喜事了,等於是要告訴所有的親戚好友,我們這個當家的要辦喜事,一定要通知到,那我們問老人家,已經記憶已經不可考,他只說在哪個村,問題是我不知道是誰,他可能只講了一個人的人名,Gina Duai,叫dual的那麼多,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去溯源,以前都用口傳,我這次很大的任務就是,把這些人就先記錄下來,以後家裡要辦喜事,至少還有可考。)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撒古流.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撒古流.巴瓦瓦隆 Paiwan
時代變了,孩子們都到學校唸書,也開始練習中文字,使用別人語言的話,那就把這種學會,拿來用在自己身上去轉化轉型,這個沒有文字的,這樣的一個文化。)
遷村後的大社國小早已荒廢,還好在30多年前的老相片中,還能勾勒出遷村前,童年的身影。
每一年的暑假,大社國小的孩子們,懵懂的迎來,遠道的東海山地服務隊。
30多年前,山服隊員秋月,結識了青年撒古流,成了巴瓦瓦隆家族的媳婦,曾是躁動少年的李春光,在時光的刻刀下,磨練成低調創作的藝術家希細勒。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希細勒.歷瓦厄繞 排灣族
mitu'tu'ay 希細勒.歷瓦厄繞 Paiwan
這個文化的底子你要打得很深,就是你必須是生活在部落裡面嘛,你在部落裡面所受到的教育,跟漢文化的教育是完全是不一樣的,而且有時候是相抵觸的,我們應該要去想就是,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這個樣子的教育嗎,但是因為文化這種東西又很難去講,他是現在進行式嘛,他會一直變,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你的用詞你的用語,或是基本的概念對於,部落或是在地文化的基底是不變的,其他都是可以改變的。)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原始的設計竹筒就是一個信封,上面就是貼地址,那個竹筒最早的,概念是來自於,叔叔阿姨小時候在大社的時候 ,他們去釣魚都會,掛在脖子上的一個小容器,那個東西要幹嘛,就是裝魚餌在裡面去釣魚的時候,其實有一點算是好玩,好玩的去隱喻說釣魚,釣新娘或釣客人這種感覺。)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這些東西包含喜帖包含婚宴會場,為什麼我們要做的這麼複雜,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家的人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義務,它變成是刻在我們的骨子裡,就說你,你做任何的事情,都必須帶有啟發的意義,這是我們的一個家族的核心,所以像婚禮這麼重要的場合我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原來喜帖可以不是只是這樣子,原來舞台可以不一定,一定要在原本的地方搭,原來我們的走道紅毯,不一定要鋪紅毯是可以鋪落葉的,很多東西是可以,帶給人家去思考,我覺得這也不是把自己,去放在一個很高的制高點,覺得大家都很沒有創造力,我們只是會希望說,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想法,也許我們做的東西是一個不好的,或是不值得效法的,可是這個東西被拋出來了,大家就知道說這不值得被效法,他還是會有一個,被思考的機會,一個文化的死亡,最可怕的是大家都不想不思考,就照著以前的方法繼續走下去,那它就消失了。)
圖像的象徵性語彙,是藝術家創作的伏流,而民族文化裡的自然語彙,透過撒古流的敘事,傳給了下一代。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那個展場裡面是一個同心圓,就是我們部落的社會架構,可以看到旁邊有兩圈,一圈是樹,如果用漢語去理解的話,其實指說但願能做成朋友的意思,這棵樹的名字,裡面一圈是甘蔗,就是一個甜蜜嘛,可以分享給眾人這樣子,我跟小悌就在中間有1張喜桌,2張凳子,這些東西就圍繞著我們,就共同組成一個家庭,其實想要呈現的是一個,結婚不是2個人的事情,在部落裡面,結婚真的是部落的事情,一場婚禮它就會凝聚家族的向心力。)
(達瓦蘭部落 磊勒丹母親 李秋月 漢族
ina ni 磊勒丹 李秋月 Layak
從婚禮開始進行,當媽媽的當然會覺得說,當然也是一種喜樂,然後孩子終於,終於長大了我們有些擔子可以慢慢卸掉。)
(達瓦蘭部落 磊勒丹母親 李秋月 漢族
ina ni 磊勒丹 李秋月 Layak
抬轎的過程我覺得就是沿襲舊制,丈母娘跟新娘,因為媽媽都很重要,需要完全被榮耀,像昨天回來故意讓你抓樹頭,就捨不得離開或一些,像我結婚就沒有抬轎,我們是進教會儀式,因為這次小孩就堅持就是說,我們就用排灣族的儀式。)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你看到那幅畫是,一個頭目的婚禮,所以他會很慎重鞦韆啊,對比到現在,我們的婚禮,你會發現很多東西都被改變了,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們要知道要怎麼去調整方向,如果將來哪一天,某個人要結婚了,他就會想到說曾經有這樣子,我也會想要弄類似的東西這樣子,就會變成 ,我們的這個傳統文化就會有起漣漪,然後就可以再做出一個新的新生這樣。)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其實不能說是爸爸的作品或我的作品,我覺得這是一個家族共同的作品,我指的家族也不只是我們巴巴瓦隆家族,我指的家族是一種,所有跟我們有血緣關係,或是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很親近的朋友,這都是家族的一部分,很多人聚在一起,去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我爸爸他做的事情就是拋出想法而已,讓我們家人一起來共同完成這個想法。)
Puvarung 從心,Puqulu 從腦,Pulima 從手,斜坡上種下的樹蔭,是慧心 是智慧 是美的釋放的傳承。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其實在傳統上,我們這些30歲左右的壯年,才真正是家裡的主力,我這一輩的年輕人包含我自己,大部分已經沒有像傳統的那種向心力,畢竟大家都在城市裡生活工作,我身為一個長子,我們所謂的(母語)種子,家族的種子,要有一個義務是,你要凝聚大家的向心力,因為底下的弟弟妹妹們他,不可能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聚在一起,一定是有個人要發號司令,所以,變成說他就真的是一個傳承吧,很幸運的是,我們家還有一點點這種影子,因為,也還是有共同的經歷,像我跟我堂妹堂弟都有在部落生活過,小時候是一起生活的,你有感受過這種力量,你就會依依不捨,就不會想要放掉它。)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希細勒.歷瓦厄繞 排灣族
mitu'tu'ay 希細勒.歷瓦厄繞 Paiwan
如果用傳統的婚禮,那會比較簡單就是因為,那時候就只是一個聚落而已,那時候交通也不方便,那現在會辦,流水席也是因為外來的文化,因為交通方便交的朋友又多了,可是我們還是會有一些,傳統的制度還是會有存在,你說殺豬,宴請這些朋友們,或是編花環,老人家吟唱,這種的還是會存在。)
(達瓦蘭部落 磊勒丹母親 李秋月 漢族
ina ni 磊勒丹 李秋月 Layak
這個過程當中,我非常的,我非常的謝謝我家裡的人,要是沒有他們我真的完成不了,這麼一個,可以讓大家拍手的婚禮,我小姑她從台東,沒有他們幫我彰顯,我覺得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大家都會住在他們最適合的地方,祖先留下來的地方,隔壁的鄰居就會是你的好朋友,就會凝聚成很多的小團體在部落裡面,可是在這裡空間是被打亂的,變成是抽籤的,大家都散散的,然後離城市那麼近,就不必一直待在部落裡面,當然就會這種凝聚力消失得非常快。)
(達瓦蘭部落 藝術家 磊勒丹.巴瓦瓦隆 排灣族
mitu'tu'ay 磊勒丹.巴瓦瓦隆 Paiwan
很多新生代的小朋友出生,他們已經沒有部落的共同記憶了,他們長大之後他們,這個部落應該就不會有那種,結婚大家聚在一起,全部都會變成是像,城市文明那樣用錢去買這個力量。)
婚禮過後,禮納里回到了日常,舊大社有一戶人家正在整理家屋,準備迎接要回來過節的家人,斜坡故事的篇章,永遠等待著每個用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