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ahomlal ma'onhael ki hito' pataSilotor ka kaspengan
tani noka Atayal ka hinlal, ra:amen noka 'ima haeba:an mae'iyaeh ka "傳源文化藝術團". ray 12 'ilaS 10 hahila: lobih ray nasiya hito' koSa'en 司馬限. 'am pakita' no mae'iyaeh Sa'la' 1 tinal'oemaeh, nasiya kamahomlal ki Say hito' mae'iyaeh, ma'onhael pinaskayzaeh pataSilotor kaspengan ka pinatawawan.
以泰雅族傳統樂舞,廣為人知的"傳源文化藝術團"。12月10日回到了舞團發跡的起始點,司馬限部落。向族人們展現過去一年,舞團跟部落共同為文化傳承努力的結晶。
用最純粹,不經任何修飾的歌聲,唱出最傳統的泰雅古謠。"傳源文化藝術團",今年迎來創團第11年。從苗栗司馬限部落發跡的他們,以傳統泰雅文化藝術表演,廣為人知。而12月10日,他們也再次把舞台,搬回熟悉的部落。把這一年參與計畫成果,一一展現族人眼前。
一張張圖卡背後,不僅是記下泰雅耆老們的生命故事,更是呈現文化一代接一代的傳續過程。耆老們期望這群孩子,把泰雅精神,透過舞蹈跟傳唱方式,延續下去。
(部落耆老 Ali Hayung (郭春蘭) 泰雅族:
tatini' Ali Hayung (郭春蘭) Atayal
我們就交代我們這次的年輕人,不管怎麼樣,我們有原住民的文化,以後到老,可以傳承他們的下一代)
(傳源文化藝術團員 Bagan Kagi (盧美瑤) 泰雅族:
傳源文化藝術kamamatawaw Bagan Kagi (盧美瑤) Atayal
最感動就是,有老人家還有年輕人,還有我們小朋友這樣,就是各個年齡層都有在,我覺得有那種,一家人的感覺)
傳源文化藝術團期望透過田調跟歌謠採集,讓年輕一輩團員了解,這些舞蹈跟歌曲背後更深一層的文化意涵。
(傳源文化藝術團副團長 Yumin Lakis (陳光明) 泰雅族:
傳源文化藝術團tahtahoki' Yumin Lakis (陳光明) Atayal
其實老人家也都認識我們,知道我們在做這一塊的工作,那就希望從他們口述的一些,文化歷史或歌謠,能夠把它變成一個文字,或是一個曲譜,或是一個影像,能夠把它留存下來,那對之後可能不管是,司馬限部落,或一些我們泰雅族人,那對自己的文化能夠更了解)
文化保存,若少了部落支持,彷彿缺少靈魂。因此,就像副團長Yumin說的,舞團跟部落是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一切的養分,都是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