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上出現外幣兌換社團,提供網友私下交易,但提醒您要特別注意了。因為依照銀行法的規定,非銀行是不能進行匯兌的,這樣的行為已經明顯觸法,最重會面臨十年的刑期,現在銀行局也提醒私下換錢的風險高,除了可能有假鈔,錢的來源也是一項隱憂。
店內擺滿帳本,搜出大筆現金,南投這間小吃店提供換匯服務,半年匯兌金額高達1.3億元。
(警方:
趴下!趴下!)
警力集結攻堅,台北這處據點犯罪集團租下,從事地下匯兌這類行為涉及不法,大多背地偷偷來,但社群平台上,現在卻出現外幣兌換社團。臉書打上關鍵字,換幣社團滑不完,日圓、美金、人民幣,通通能換到,民眾出國玩多少有換錢需求,要是網路相約私下交易,不是透過銀行難道沒問題?
(民眾:
有時候我的朋友,他們要回台灣,我跟你換一下,我不認為他是不合法,如果把他變成商業用途,那可能就不見得,也許不見得是一個合法的事。)
(民眾:
跟那種公股行庫或是銀行的話,(網路)換得那個真偽性也是一個問題,是比較傾向就是(銀行換),可以收手續費也沒關係。)
私下換外幣,比起銀行公告牌價有更好匯率,又能省下手續費,只是銀行局提醒,非銀行單位不能進行匯兌,PO出匯兌訊息者就可能觸法,依情節輕重,最重面臨銀行法的10年刑期,得併科最高2億元罰金。
(電訪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 林志吉:
你如果只是親友之間,朋友之間小額的兌換,或許不至於到違反《銀行法》,他的對象如果已經是不特定人或者多數人的話,就有可能構成(觸法)。)
這類兌換只對賣方處罰,但銀行局表示買到的外幣,假鈔風險高,來源也是隱憂,雖然用等值的錢,能換到更多外幣,不過,一時貪小便宜,可能淪為洗錢幫兇,可就因小失大,得不常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