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mua Tjaljaqavus lrikape ki tarakawaung kay 吳寶春
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為了解台灣原生種芋頭,在民族植物專家董景生博士的帶領下,來到屏東來義鄉,不只研究在地芋頭的生長環境、口感、烹煮方式,也深入理解芋頭在當地排灣族人飲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甲酸醬葉鋪好,放上和著芋頭粉的醃肉,包起來裹著甘蔗葉再綁上繩子,來義在地芋頭粉原型完成,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在民族植物專家董景生介紹下,帶領經營團隊來到屏東來義鄉,一起來認識在地的原生種芋頭。
(總主廚 謝忠祐
taraagaaga
謝忠祐
利用這樣子的芋頭,然後去做他們的這種道地的,這樣子的一個風味跟食材,跟怎麼去使用它,我們是想要了解,然後跟我們的這個麵包可以怎麼樣去連結。)
(部落小農 qubi(河蘭英) Paiwan
tarakawaungu
qubi(河蘭英) Paiwan
來自外地的朋友,對我們的傳統食物很有興趣,排灣族的糧食,很開心他們願意過來,我們在部落還很多的老人家,都還是戀戀不忘這個以前的生活。)
新鮮芋頭、芋頭乾、芋頭粉,這些是來義鄉排灣族人傳統食用芋頭的方式,吳寶春不只來此品嚐當地芋頭的滋味,更期待了解芋頭在部落飲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麵包師傅 吳寶春
taratupapange
吳寶春
當我們去了解之後,就覺得這個東西好珍貴,如果大家都可以認識我們在地的文化,不論是原住民也好或是我們閩南也好,或是客家也好或是外來的新住民也好,我相信都有屬於他們自己長大,然後飲食的背景跟文化。)
(民族植物專家 董景生
tarakingkingkiw ki wacebecebe
董景生
他(吳寶春)也應該會有一些創新的,用一個致敬的方法,然後讓這些食材能夠被更多人認識,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認識部落的文化,還有這些民族植物傳統的使用。)
除了屏東來義,吳寶春也會造訪全台有芋頭文化的其他部落,將所見所聞匯整展出,並藉由他善長的麵包做為媒介,讓珍貴豐富的芋頭飲食文化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