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agili ku apangimiane kay apadhalane ki dringki kay acilay 二峰圳
位在屏東來義的二峰圳,本身就是一座節能、環保的百年水利設施,而且具有防災、淨水的優勢,因此水利專家丁澈士教,授邀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向縣府申請設置2座小型微水力發電系統,將成為環境教育及學術研究交流的發電示範平臺。
屏東目前雖然還在枯水期,但位在來義鄉的二峰圳仍有穩定的水流量,因為這個特性加上具有防災、淨水優勢,水利專家丁澈士教授,邀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這裡架設2座小型微水力發電系統,作為未來環境教育及學術研究交流的發電示範平台。
(屏東科大名譽教授 丁澈士
singsi 屏東科大
丁澈士
因為二峰圳已經流經100年了,所以說它的流量非常穩定,所以我們為了一些的環境教育,以及在沿線有一些的各級的中學,包括小學中學都在那邊。)
(來義鄉公所文化觀光產業課長 陳惠娟 Paiwan
kecange 來義鄉公所文化觀光產業課
陳惠娟 Paiwan
因為我們公所在推二峰圳的環境教育,其實二峰圳我們也努力申請,成為一個環境教育的場域,其實關於綠水發電這件事情,也是我們未來在環境教育這5年內,我們預計要發展的課程。)
枯水期這2座小型微水力發電系統加總有200到250瓦,1天可產生4.8度電,進入汛期有機會來到400瓦,1天9.8度電,這些數據都能作為未來發展伏流水電場的參考依據。
(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丁澈士
singsi 屏東科技大學
丁澈士
因為現在伏流水的開發,已經變成非常在台灣非常普遍了,做為所謂的民生用水,但是如果說把它放回來,能夠產生水力發電的話,也可以如虎添翼 一舉兩得,能夠做為水力發電,也可以做為後續的尾水(民生用水)。)
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表示,因為伏流水乾淨不會有土石淤積的問題,對環境衝擊也小,而且發完電又能作為民生用水,是未來綠水發電非常不錯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