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委員會中,委員們是討論、放寬已經在台工作的外國人才,可以把在台求學的時間,折抵申請在台永久居留的續留時間,看下來這是個貼心的作法,但,有立委也拋出憂心,因為擔心、這恐怕、會排擠到國人在國內就業市場。
國內少子化、缺工,面對AI世代來襲,全球都在面臨搶才大戰,17號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增訂取得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才滿足一定條件,可適用我國身心障礙及長照的部分服務,而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外國人才在台就業,申請永久居留時,可將在台求學時段,納入折抵續留時間的相關條文,在野立委質疑"專業工作"定義太廣,恐怕排擠國內就業。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阿美族:
但是對於本勞的就業,或者是他的薪資,是不是受到影響都有,所以國發會要衡量的是全部。)
針對在台從事專業工作,放寬折抵申請永久居留的續留時間,外國專業人才在台取得學士學位可以折抵1年,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台取得博士學位可以折抵2年、碩士學位可以折抵1年等,不過攤開就業服務法第46條、48條,外國人才"專業工作"定義,甚至包含外語教師。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阿美族:
它是很廣的你不要只想到,AI還是什麼某個特別的專業的,特定我們台灣比較少有的,這方面專業的比較少的,你不能只想到那個部分,因為這個一開就全部開了。)
(民進黨立法委員 邱議瑩:
在台灣求學他有可能讀碩士,讀學士讀博士然後我們把他,過去讀書的那一段時間 期間,把它折抵他未來能夠在台灣,申請永久居留的時間,把它折抵進去所以第一個,它不影響未來的就業市場。)
身為召委的邱議瑩不斷強調,是針對已經在台工作的外國專業人士,也希望藉由折抵的方式,留住外國人才。
(國發會主委 劉鏡清:
目前會留下來的大概在48.1%,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加到7成留下來。)
儘管最後修正條文無共識,保留送協商。國發會也進一步說明,預估到2030年,國內需要40萬人才,目前供給量是26萬還差14萬,即使放寬也不見得補得上14萬的人力缺口。不過一放寬,是否衝擊本國勞工以及新住民等相關法案,劉鏡清也將請相關部會向行政院報告做整合性探討及規劃。